(
课件网) 第4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课标要求: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 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新课导入 一段三字经,理清夏商周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段《三字经》中出现的朝代和人物分别有哪些?分别存世多久?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建立时间: (2)建立人物: (3)都城: (4)地位: (5)统治措施: 约公元前2070年 禹 阳城(今河南登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征伐三苗;涂山之会;禹铸九鼎,加强王权 《尚书·大禹谟》曰:“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夏朝的建立: 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贤德 尧 舜 禹 贤德 伯益 启 贤德 血缘 世袭制 禅让制 家天下 变为 公天下 变成 世袭制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宗族内部血缘关系世代继承。 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占为己有,把天下当作自己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 指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压迫,没有贫富分化,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被后来的儒家视为“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 依据下列文献资料,你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制定刑法 建立军队 设置官职 设置监狱 军队、法庭、监狱、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 ———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夏朝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 统治措施: 夏朝的中心区域主要集中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文化: ①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②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方格纹铜鼎 绿松石铜牌 由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转变 二里头遗址文化: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 国家暴力机关 说明夏朝时期已有阶级的存在且文明发展水平较高 夏桀的暴政 夏 穷奢极欲 残暴无道 左图反映了桀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引起民怨沸腾 夏桀的暴政 夏 我就像太阳一样统治万世! 时日曷丧? 予及汝皆亡! ———《尚书·汤誓》 商朝的统治 商朝的建立: 时间: 人物: 都城: 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边势力,起兵攻夏,推翻夏朝统治,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 背景 建立 商代重要城市分布图 约公元前1600年 汤 亳(bó,今河南省商丘市北)。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 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亳 殷(盘庚迁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朝多次迁都的原因。 受战乱、环境变化的影响。 盘庚迁殷 商朝的统治 对内: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控制 对外:连年对外征战 一座商王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 殉葬奴隶墓葬 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 商朝的衰亡 材料: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西周的兴衰 利簋及铭文 材料研读: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 周武王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