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4937

13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23张PPT) 2025-2026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182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湖心亭,看雪,课件,23张,PPT,2025-2026
  • cover
(课件网)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师: 崇祯五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我住在西湖。 生: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师:正因我一个人,所以我不急不躁,就这么从从容容的出发了。 生: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师:夜色如雾,天地洁白,湖心亭越来越近,整个世界白茫茫一片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师: 就这样我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完完全全跟世界融为了一起。哎,有人影闪动。 生: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师:他们又是哪的人呢? 生: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师:居然也是金陵客,我们这种情趣,天下能有几人能知? 生: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任务二:叙“痴”行 读第一段,有哪些地方看出张岱的“痴”?在文中找出句子分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不寻常的天气 是日更定更定。 不寻常的时间 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不寻常的行踪 痴 行 任务二:叙“痴”行 特立独行 不随流俗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任务三:赏“痴”景 三个“与”字 量词 观察视角 情怀 ..... 任务三:赏“痴”景 比读 【原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改句】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任务三:赏“痴”景 比读 【原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改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任务三:赏“痴”景 比读 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记承天寺夜游》 【乙】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而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记承天寺夜游》用了比喻和明暗对比的方法,将月色比作积水,将竹柏影比作藻荇写出了月光的澄澈,月光之明和影之暗形成对比,塑造了一个明亮通透,富有动感的世界。 《湖心亭看雪》用一系列数量词呈现雪后西湖夜晚的景物,用 手法,寥寥几笔描绘出一个静美空灵、超凡脱俗的雪夜。 白描 任务三:赏“痴”景 写作手法 白描手法 白描是一种描写方法。原是中国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像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特征,以简练朴质、不加渲染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简练自然质朴,不事雕琢 任务三:赏“痴”景 写作方法(例一)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 任务三:赏“痴”景 写作方法(例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