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 4 课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教学 目标 通过夏、商、周建立的时间线索,了解三代的更替。通过国家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3.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总结王朝衰亡的共性和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认识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 教学 重点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西周分封制 教学 难点 理解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景导入 此片取材于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名著《封神演义》,讲述了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谴。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反出朝歌。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端倪初显... 新授课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1.夏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2)建立人物:禹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4)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5)末代国君:桀 (6)经过: 2.为什么夏朝开始不是“部落联盟”而是“国家”了 小组回答:围墙和社会人员分工复杂体现阶级分化,国家暴力机关和国家组织机构体现出公共权力,二者视为国家产生的标志。 3.“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各指什么制度 “家”指的是什么 小组回答:“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指禅让制 “天下为家”指世袭制,即指王位、爵号和财产按照家族血缘关系世代继承下去。指帝王把国家政权据为己有,当作自家的私产。 4.夏朝的巩固措施? 小组回答:①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②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夏历” 夏朝都城遗址 二里头遗址,你有何发现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回答:①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②反映了夏朝时 期较高的文明发展水平。 简述夏朝后期的统治状况 小组回答:戛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统治后期,各种很矛盾激化,国势走向衰微。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夏朝陷入全面统治危机。 二、商朝的统治 1.商朝的建立 (1)建立背景: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的商人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围民族,起兵攻伐,一举推翻夏朝的统治。 (2)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3)建立者:汤 (4)性质:奴隶制王朝一商朝 (5)都城:毫 (6)统治措施: 商王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相对安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2.商朝的发展 (1)汤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 (2)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 (3)商朝长期对外征战,控制的范围不断扩大。 (4)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3.为什么汤执政时期商朝走向强大 小组回答:效仿禹舜,以德治民;任用贤才;发展生产,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关心人民,人民生活相对安定。 4.商朝为什么要多次迁都 其中盘庚迁殷的影响是什么 小组回答:迁都原因:躲避自然灾害;缓和阶级矛盾;发展经济 盘庚迁殷的影响:盘庚迁都到殷后,商朝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迎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盘庚迁殷是商朝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扭转了商王朝的颓势,走上了中兴的道路。 5.商朝的衰亡 小组回答: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 商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