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447

《氓》《孔雀东南飞》比较阅读课件(共5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391351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54张
  • cover
(课件网) 罗曼蒂克消亡史 —《氓》《孔雀东南飞》比较阅读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它与北朝的《木兰诗》被并称为“乐府双璧”,与《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 《氓》,选自《诗经·卫风》。卫国民歌,卫的都城在河南朝歌(淇县)一带。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弃妇诗 (1)风: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2)雅: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3)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诗经》体例 乐府 西汉:音乐机关。乐府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机关名称 诗体名称 唐代: 古乐府诗,是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后人袭用旧题,有时也称“古乐府”。 新乐府诗,以新题写时事,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标准,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弊端,由元稹、白居易等人倡导。 活动一(预习作业) 熟读《氓》《孔雀东南飞》,划分叙事情节,分析各节主要情感及情节异同。 任务一.诗意的探寻:相似的爱情 1.有人说,《氓》所展示的是上古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请从《氓》中找出女子与氓爱情消亡的凭证? 1)桑叶这一意象来展现女主人公婚前和婚后生活的迥异。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叶还没落的时候,枝叶繁茂,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象征着女主人公沉浸于恋爱的甜蜜美好。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到桑叶飘落,则是一片枯黄垂死的场景。这与女主人公嫁给“氓”后的婚姻生活形成了同构。夙兴夜寐,靡室操劳,女主人公如同陨落的桑叶,容颜衰老,不复当年的润泽。 桑叶之兴衰成为女主人公情感的外化载体。同时,桑叶也极为符合女主人公劳作的身份特征,与开篇“抱布贸丝”遥相呼应。 1.有人说,《氓》所展示的是上古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请从《氓》中找出女子与氓爱情消亡的凭证? (2)淇水既是环境要素,也是淇水女人生经历的见证。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女主人公沉浸在恋爱中,和“氓”难舍难分,不顾路途遥远,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淇水不仅是爱情的发生地,也是一个见证者。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主人公此时渡过淇水回娘家,淇水波涛滚滚,不仅溅湿了车幔,更打湿了女主人公的心,仿佛也在为淇水女被抛弃而伤心。婚后生活淇水女不仅日夜劳作,“氓”的态度也变得暴戾,女主人公只能“躬自悼矣”。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再宽总有个岸,低湿的洼地再大也有个边,可是“氓”的所作所为却超越了我可以忍受的界限。仿佛看见女主人公独自一人坐在淇水旁边,既回想起“总角之宴,言笑宴宴”的过往,又以一种决绝的姿态表示:“亦已焉哉”。爱恨交织的情感在淇水中酝酿、荡漾开来。 淇水的作用: ①贯穿全诗,展现了情节的发展。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的变化。②暗示了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③前后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这首诗以淇水为背景,开头、中间、结尾都提到了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主人公爱情婚恋生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一婚变一决绝”的情节线索。这样就在结构上做到了前后照应,使叙事更加紧凑。 有人说,《氓》所展示的是上古时代的罗曼蒂克消亡史。请从《氓》中找出女子与氓爱情消亡的凭证? (3)《氓》中女子对男子的称呼几易其名,这与女子情感的跌宕有着微妙的联系。 ①初识:“氓”指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