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477

6.2《再别康桥》课件(共1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123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著名诗人、散文作 家。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抒情诗的代表作品。康桥,即剑桥,1921年春至1922年8月,徐志摩在剑桥留学。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对于诗人而言却是生命历程里极为重要的一段:“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的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再度游历英国,写下了这首诗,将满腹眷恋与记忆融人其中。 金柳 软泥 青荇 柔波 光影 榆阴 潭水 浮藻 夏虫 意 象 描幽静宁谧之景 状依恋不舍之情 意 境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各自具有什么特点?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连用三次“轻轻的” ①音节整齐和谐; ②符合安静宁谧的意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思考:为什么把“金柳”比喻成“新娘”?试从形态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轻柔、艳丽; ②留恋美景; ③金柳既为新娘,则暗示诗人是新郎,这一比喻表现诗人对康桥的恋恋不舍。诗人对康桥的爱是何等的浓烈又何等的温柔。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作一条水草! 思考: 康河的水草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甘作一条水草”? 水草“油油”地“招摇”,光润、自由自在。流露出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为什么不能“放歌”? ①怕惊醒美梦。 ②怕打破了这份宁静美好。 ③“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悄悄无声、笙箫有声,这是一对矛盾,但在作者这里却达成了统一,诗人内心一定翻滚如大海,但是离别的心情压倒了一切。作者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思考:“云彩”明明不能带走,为什么偏说成是“不带走一片云彩”? 不愿惊动康桥,破坏康桥的美。表达了对康桥的无比眷恋之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正见出诗人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的情景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谐,只想悄悄地与康桥作依依惜别。这里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缓、徐舒,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第2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下倒映河中的景象,将柳树比喻成“新娘”,独具匠心,表现了诗人极度迷恋的感情。康河的美景,留住了诗人的心,他乐而忘返了。 第3节写康河里的水草随微波起伏,仿佛在向诗人点头致意,“招摇”二字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在这样的诗情画意里,诗人醉了,他“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甘心”二字写出了他对康桥永久、热烈的爱恋。 第4节写潭水及由此引发的联想。这里的“榆荫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树蔽日,非常清凉,诗人留学期间常去那里读书、乘凉、遐思。“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人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