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550

5.2 《边城(节选)》课件(共53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下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207644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沈从文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这是一曲牧歌,哀婉而动听; 这是一幅画卷,美丽而宁静; 这是一件艺术品,可观赏而难以触碰。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茶峒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爷爷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 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顺顺的小儿子傩送并心生情愫。一年前的端午,翠翠初识傩送的哥哥天保,天保也喜欢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看上傩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 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之后,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对哥哥的死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等着傩送归来。 【梳理选文的情节内容】 第三章 · 湘西过端午的风俗 第三个端午节:边城赛龙舟 第四章 · 翠翠与傩送的相遇 第一个端午节:美丽的邂逅 第五章 · 翠翠与天保的见面 第二个端午节:意外的相识 第六章 · 老船夫对翠翠的试探 第三个端午节:甜美的心事 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形成文章整体布局上的跌宕美。 在内容上使“翠翠的心事”有了依托,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交代了翠翠爱情的产生、发展过程,也充实了人性美善的内容。 端午节在本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文章以端午节为线索,在这些端午节里,边城的故事在进行着,文章把现实与回忆相交错,忽而眼前忽而追忆,有顺叙和插叙,最后又回到眼前的端午,回环往复,让我们仿佛进入了边城,跟着翠翠一起去感受端午节的快乐与美好的回忆。 左边这幅画是黄永玉绘制的《翠翠与傩送》,是这篇小说里的两个主角,这幅图除了两位主角外,还存在一处明显夸张的地方,是哪一处呢? 一条大鱼 背景为什么要画这么条大鱼? 鱼在课文中有吗? 圈点勾画出有关“鱼”的细节描写的语句。 ①“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命!”“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文章第36-37段) ②“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的鲤鱼吃去了”。(文章第46段) ③“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文章第54段) ④“前年还更有趣,你一个人在河边等我,差点儿不知道回来,天夜了,我还以为大鱼会吃掉你!”“爷爷,你还以为大鱼会吃掉我 是别人家说我,我告给你的!"“翠翠,现在你人长大了,一个人一定敢上城去看船,不怕鱼吃掉你了。(文章第81-84段) ①“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命!” “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文章第36-37段) 仔细阅读这四处有“鱼”的描写,联系前后文,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鱼”,来表现人物(主要是翠翠)的心理活动和人物形象的? 此处为翠翠傩送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补全对话,同桌两人试着对读,思考“鱼”如何表现人物形象? “是谁人?” “我是翠翠!” “翠翠又是谁?” “是碧溪岨撑渡船的孙女。” “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 “我等我爷爷。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了!” “他不会。他答应来,他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好?”...... “你个悖时砍脑壳的!”话虽轻轻的...... “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 “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翠翠: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