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三单元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又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唐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自小喜欢读书,十岁便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二十一岁考取进士。顺宗时,和刘禹锡一同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他的身心倍受伤害,四年后病逝于任所。 柳宗元 (773—819) 作者介绍 刘禹锡将柳宗元的作品整理编成《柳河东集》,并为其作序。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小石潭记》等) 寓言式散文 《三戒》(《黔之驴》等) 传记式散文 《童区寄传》 说理式散文 《种树郭橐驼传》 刘禹锡 作品简介 柳宗元 (773—819) 作者介绍 走近作者 欣赏《童区寄传》《捕蛇者说》《三戒》 回顾学过或者读到过到人物传记,对比后思考,本文是一篇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吗? 名字 籍贯 祖上功业 少年事迹 科举情况 为官经历 职业 《 》(任意传统传记) 《种树郭橐驼传》 提示:可以看出在传统传记文文本特征上《种树郭橐驼传》缺乏诸多要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史传文,内容不是以写郭橐驼的事迹为主。 思考:内容上不是以写人叙事为主,那是什么? 传:文体的一种,即人物传记。 本文实际上是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种树郭橐驼传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杂记文的一种。“寓”是寄托的意思,用假托的故事或比喻拟人来说明某个道理,它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大都以简短的结构,鲜明的形象,夸张与想象的艺术手法,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把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探寻背景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发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贡。同时,加紧对下层劳动人民的盘剥,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可以说,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 “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 第一段 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tuó 骆驼,指人驼背 lǚ 驼背 脊背高起的样子 弯着腰走 像 n→v称呼 n→v给……起名 句末<助>,无意义 于是 郭橐驼,不知道(他)原来(叫)什么名。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高突起,弯着腰走路,好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的人给他起个外号叫“驼”。驼听说起外号的事,说:“很好。给我起这个名字确实很恰当。”于是舍弃他(原来)的名,也自称起“橐驼”了。 所以 确实 思考1: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从郭橐驼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①自己瞧得起自己,不能妄自菲薄。 ②正视他人讥讽和嘲笑,坚持走自己的路。 ③要懂得自我解嘲,不为外界所烦扰。 个人信息 姓名 籍贯 职业 形象 特长 性格 不知始何名 郭橐驼 长安丰乐乡 种树 隆然伏行、类橐驼 种果树 乐观豁达、自信坚强 第二段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 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意> 观赏游览 种树卖果 迎接 雇佣 或者 高大 n→v结果 fán 众多 仿效 sì 比得上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西边。驼以种树为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观赏的以及做水果买卖的富豪人家,都争着迎接和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