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691

第7课《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41336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开国大典,教学课件
  • cover
重温革命岁月 铭记历史声音 ———红色之旅 方能演亦 人文主题 重温革命岁月, 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 单元要素 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习作要求 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 任务一:悟长征精神,做长征诗文诵读者———《七律?长征》 任务二:感大典盛况,当红色宣讲员———《开国大典》 任务三:颂英雄赞歌,登上革命故事演讲台 活动一:《狼牙山五壮士》 活动二:《灯光》 活动三:《我的战友邱少云》 活动四:《口语交际:演讲》 任务四:记旅行感受,展示旅程收获 活动一:习作《多彩的活动》 活动二:语文园地二 开 国 大 典 开 国 大 典 第一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我国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本次的任务是———感大典盛况,当红色宣讲员。 让我们穿越时空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用声音还原那万众欢腾的历史时刻,把新中国诞生的荣光讲给更多人听!一起走进这场承载着民族希望的伟大庆典! 任务一 了解开国大典,完成宣讲名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出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人数,完成大典档案。 3.会场的位置和布置是怎样的? 4.这篇课文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分别起一个小标题。 汇集 预定 爆发 就位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语调 完毕 检阅 制服 坦克 一致 距离 高潮 次序 擎着 瞻仰 电钮 排山倒海 bào xuān sù zhì qíng zhān niǔ 我会读 政 栏 盏 阅 制 坦 府 距 汇 爆 宾 zhèng huì bào fǔ bīn lán zhǎn yuè jù zhì tǎn 宣 xuān 隆 射 shè lóng 我会写 根据你所掌握的信息,填写档案。 宣讲名片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参加人数: 1949.10.1 北京天安门广场 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人士、各行代表、外宾 三十万人 会场的位置和布置是怎样的? 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八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八面红旗迎风招展。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找出相关词语。 早上六点钟 下午三点整 傍晚 晚上九点半 典礼开始 举行典礼 阅兵式开始 阅兵式完毕 时间顺序 表示时间的词语: 标明时间节点的词语: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开国大典给你留下了哪些重要而难忘的场面? ②概括场面,完成过程图。(提示:重点关注每个自然段的起始句。) 大典前(1-4) 大典中(5 - 13) 大典后(14 - 15) 群众入场 (4) 群众游行 (14 - 15) 宣布成立 (5 - 7) 升旗鸣炮 (8 - 9) 宣读公告 (10) 阅兵仪式 (11 - 13) 小结:段落起始句往往提示了这段的主要意思。能帮助我们快速提取信息,把握内容。 请借助提词卡,按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时间顺序,将各个场面串联起来,简要说说大典的过程。 群众入场 (4) 宣布成立 (5-7) 升旗鸣炮 (8-9) 宣读公告 (10) 阅兵仪式(11-13) 群众游行(14-15) 大典前 (1-4) 大典中 (5-13) 大典后 (14-15) 任务二 聚焦新中国成立,感受点面交融 1.自由读第5~10自然段,找出这三个小场面中对“点”和“面”的描写,用“———画出”点”,用“~~”画出“面”,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写典礼的这三个场面的? 2.这三个场面中,你从哪些关键词句体会到群众对新中国、对领袖的情感? 自由读第5~10自然段,找出这三个小场面中对“点”和“面”的描写,用“———画出”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