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6867

6.1《老子》四章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42328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导入 南怀瑾“儒家是粮食店,道家是药店” 这部《道德经》,究竟有何智慧?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一、背景知识 PART 01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或陈国 。老子曾担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以博学而闻名,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 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 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老子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大智若愚 祸福相依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思想 二、翻译与解读 PART 02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辐 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毂 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1.钓到鱼了吗? 2.考上大学了吗? 3.交男朋友了吗? 4.获奖了吗? 成功学 “无”的积极价值被忽略 管理者做到什么境界是成功了? PART 03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 抛弃仁义,人民就能重新变得孝敬与慈爱。 抛弃巧诈和获利,就不会再出现盗贼。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落实一些施行的具体措施: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杂念和欲望,摒弃仁义、圣智的浮文,以免于忧患。 无为:是否消极?是不是躺平? 作家周国平写道: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不必因追“有用”而弃“无用”,也不该因溺于“无用”而脱离现实。 守“无用”之境,是对抗功利异化的精神壁垒,让心灵在浮躁中保有澄澈。 守“无用”之境,更是孕育“有用”价值的土壤,不图回报的热爱,终将在时光中绽放光芒。 “有用”是生存基石,让我们立足世间;“无用”是生活羽翼,让我们超越庸常。 相反相成的句子 留白,虚实相生,美的最高境界: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 于无画处观景,于无字处看书,于无心处参禅。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只有处于空杯状态,才能注入活水。 关于双休: “学生不学习,到处玩,成绩越来越差” “一线城市的学生周末去校外上各种培训班,双休只会让城乡学生成绩差距越来越大” 请你用老子的“有无相生”来反驳。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其安易持 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 其未兆易谋 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 泮 同“判”,分离。 其微易散 事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 毫末 毫毛的末端,比喻及其细微的事物。 累土 一筐土。累,同“蔂”,土筐。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无为 指顺应自然,无求有所作为。 几 接近。 欲不欲 想要常人所不想要的。 学不学 学习常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