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7261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课件(共57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96392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狄更斯 突破困境,终将成长 大卫·科波菲尔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及创作背景,梳理小说情节 2、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本文独特的叙述角度带来的艺术效果。 4、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态度,把握小说主题。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小说家,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37年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他一生创作了多部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作者介绍 其代表作有《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双城记》《远大前程》《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等。 人生经历 狄更斯出身寒微,祖父、祖母都长期在克鲁勋爵府当佣人。父亲约翰是海军军需处职员,嗜酒成性,挥霍无度,常常入不敷出。狄更斯仅上了两年小学就进伦敦一家黑鞋油作坊当童工。 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家人出狱后,他又进学校念了两年书,终因家贫而再次失学。他一生受到的正规教育,总共才四年。他从小就能演会唱,所以常被父亲带到酒店去表演节目。 11岁起就承担了繁重的家务。 16岁时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 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报道下议院。 资料补充 从狄更斯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研究中发现,他的作品就是他不平凡一生的写照。 第一时期(1833-1841)的代表作《雾都孤儿》,主要依据狄更斯童年在鞋油厂做童工的经历。 第二时期(1842—1858)的代表作《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从自己的童年、成年经历等各个方面塑造了以自己为原型的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 第三时期(1858—1870)狄更斯的思想达到成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加深,这期间在他的代表作《远大前程》中,狄更斯再一次回归到主人公———孤儿皮普身上。 童年不寻常的经历促使他早熟、早慧,亲身体验了社会底层人们的不幸,对他的文学事业大有益处。19世纪50年代,当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后期,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社会两极分化,上层人物穷奢极侈而劳动人民却饱尝失业、贫困、疾病、饥饿之苦。狄更斯打心眼里同情不幸的人们,尤其是像他一样的少年儿童,他在日后的创作中着力描写这个群体。《大卫科波菲尔》便是其中一部以自身经历为原型的具有自传性质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创作背景 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比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文体补充———自传体小说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 文体———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侧面描写 定义 三要素 写人技巧 小说的分类 篇幅及容量 表现的内容 体制 语言形式 长篇 中篇 短篇 微型 神话 仙侠 武侠 科幻 悬疑 章回体 日记体 自传体 书信体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情节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任务一 梳理文章脉络 前倾回顾 本文节选的是第十一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大卫·科波菲尔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大卫从小和母亲克莱拉、善良的女仆佩格蒂相依为命。天真无知、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