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通过对《石榴籽》民族团结宣传视频的观看,思考应如何进行宣传?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确立过程及 其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与措 施。(历史解释) 2.通过时间轴、地图等工具,梳理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历程和地理 分布,理解民族政策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影响。(时空观念) 3.运用图片、文献、统计数据等史料,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 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的实证案例。(史料实证) 4.增强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树立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开明的民族政策 设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管辖西域 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设伊犁将军 设宣政院 (管理西藏) 设北庭都元帅府 (管理新疆) 历史特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西域都护府 西汉在西域设 文成公主入藏 西域求亲解难题 蚁穿明珠嫁高原 汉藏和睦千秋名 凿空西域路 汉使通天涯 渥水西迁又东归 挣脱枷锁返故土 戈壁血战沙俄阻 日月山下终团圆 宣政院辖地 家的历史 民族间的交往 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唐 元 土尔扈特部东归 张骞出使西域 材料二:全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人 口 占 全国总数的6%,分布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 的50%-60%……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 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党将 确立 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现实情况: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交 错杂居的特点,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根据以下两则材料,分析我国各民族相处的现实情况。 家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民族分布图 家的历史———创作灵感瞬间1 阅读课本60页第一段内容,用时间轴的形式画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实施 确定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被载入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过程 制度化 法律化 家的规矩 1984 1949 19旨4 名词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 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当家 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读一读,在材料中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前提?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什么地方实行?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按什么设置自治机关的级别?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自治区内的民族有何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 家的规矩 中国行政区划图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 州、自治县。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 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回顾所学,在地图中找出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 关 机 治 自 族 120个自治县(旗)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 家的规矩 30个自治州 5个自治区 三 级 民 1.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的权利。 2.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3.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4.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总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阅读课本61页材料研读,思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 家的规矩 家的规矩———创作灵感瞬间2 新中国成立前, 由于历史和 地理的原因, 我国各民族发展很 不平衡, 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 水平十分落后。 建国初四川地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 学习小组(1)成果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