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教学 目标 阅读《春秋争霸形势图》,了解春秋争霸的过程,通过对齐桓公称霸原因的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通过史料探究,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 3.通过对霸主兴替的探究,认识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重要意义。 教学 重点 王室衰微、诸侯争葫、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教学 难点 通过学习春秋争霸、经济发展的表现等认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的根本动力。 教学 过程 教 学 内 容 与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牛耕地不仅减少了人力的付出还提高了耕地的效率,但大家知道中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的使用铁犁牛耕的吗 让我们今天走进这段历史一起去探索吧! 新授课 —、王室衰微 1.春秋战国的由来 周朝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呢 二者之间的分界点是什么历史事件呢 小组回答:西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是奴隶社会走向瓦解、奴隶社会走向瓦解的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因何得名吗 小组回答:春秋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书而得名。通过时间轴梳理朝代更替脉络,理解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及历史分期的意义。 王室衰微的表现 王室衰微的表现。 小组回答:①分封制逐步瓦解:②周王窒统治势力大减,无力控制诸侯;③诸侯国实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周王室财政陷入危机。 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西周春秋制度分封制,授民授疆土分封制逐渐瓦解,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统治范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天子仅管辖洛邑一带统治地位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周天子逐渐失去对各地诸侯的控制经济诸侯向周天子定期纳贡 诸侯日益强大,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纳贡 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 小组回答∶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王室衰微的影响 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从变化中体现出什么问题? 小组回答:①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②诸侯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周天子成为名义上的“天下共主” 5.王室衰微的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成为名义上的共主;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二、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的概况。 背景: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林立,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诸侯国之间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经常从事结盟和军事征伐等活动。 目的:争夺霸主地位,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得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旗号:“尊王攘夷”﹔(尊敬王室,排除夷狄) 过程: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牵头召集诸侯大会,充当盟主,号令诸侯春秋末期,东南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迅速崛起,先后北上争霸。 5.诸侯争霸为什么要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 小组回答:(1)周王室虽然衰微,但仍具有天下“共主”的名分,打着“尊王”的口号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2)当时少数民族势力发展,威胁中原华夏诸国,打着“攘夷”旗号充当保护色,能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 6.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小组回答:地处沿海、资源丰富、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发达;改革内政,国力增强;管仲为相,齐桓公不计前嫌、唯才是举;借用“尊王攘夷”口号,谋略得当。 7.春秋争霸的影响? 战争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严重影响人民生活 (2)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推动社会变革 (3)加快了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促进了民族交流 三、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发展的表现 表现①:耕作工具的改进,出现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