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字 太白 号 青莲居士 称号 诗仙 朝代 唐代 诗派 浪漫主义诗人 爱好 饮酒、赏月、作诗、漫游 豪放飘逸、雄奇壮丽、想象 时 知人论世 (701年—762年) 丰富 14岁 立志“安社稷” “济 苍 生” 25岁仗剑远游, 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中国文人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少年游侠: 浪迹天涯,遍交好友 仗剑江湖,快意恩仇 中年游宦: 在朝为官,匡扶天下 济苍生安社稷,建不世之功 老年游仙: 功成名就,飘然而去 归隐山林,求仙学道 知人论世 长安 终南山 蜀 截图(Alt+A) 第一次漫游: 第二次漫游: ◎ 姑苏 ◎ 淮南扬州 梁 洛阳 洞庭湖 知人论世 8 金陵 /镜 湖 越 汉 襄阳 水安。 陆 江夏 李白一生漫游图 宋 庐 山 天姥山 齐 吴 齐 州 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 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 前写的。这已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 消,这首诗便是他的 “发愤之作”。 写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李白诗歌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较多运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作者相关 壹 入梦的原因是_____ 贰 叁 肆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部分是_____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_____ 整体感知 壹 入梦的原因是“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贰 叁 肆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部分是“忽魂悸以魄动…… 失向来之烟霞。”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整体感知 航海的人谈起瀛洲,大海波涛渺茫确实不易寻求;吴越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时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连接着天遮断了天空,(它)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台山虽高一万八千丈,对着这天姥山,(却矮小得)象要向东南方倾倒一样。 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请概括天姥山的特点,思考为何要这么写? 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神奇 高大雄伟 (对比、夸张) 描写天姥山的神奇和高大,表现了无比向往之情,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 --交待入梦之由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请尝试为本段划分层次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