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59916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课件(共4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7636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五,46张,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指导 在这里,读懂中国 一 ,单元主题 乡土的中国 爱恋乡土,进而爱恋祖国,原本是人类共同的情怀。因为故乡是人自身的确证,是人认识世界最重要的起始。中国人也是如此,或者说更是如此。因受特殊生存环境与社会意识的影响,它有一些独特的表现,背后深藏的是悠久的文化意味。对乡土的怀恋,其实就是对广义的中国文化的怀恋。用中国学者李大钊的区分,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动”的文化,那它就是“静”的文化;再依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一书所讨论的,如果说西方文化是一种“游而求食”的“动物文化”,那它就是“植根于土壤”的“植物文化”。中国人对乡土的怀恋,就像树深深地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中包含着浓浓的乡土中国情,为新时期农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诗词佳句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品读】鸟鸣花开,农事伊始;处处赏心悦目,万物生机盎然。忽然想起远行的人,不禁牵挂起他的顺逆悲喜,举起的酒杯再难近唇。乡土田园,也有深沉幽微的人生况味。 诗词佳句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浣溪沙》 【品读】缲车的响声也许有些单调,卖瓜人的吆喝也许不够婉转,但这份乡村的平和却也自带安详。随便敲开一户人家的院门讨碗水喝,古风犹存的乡人定不会让诗人失望。  请你也写出一两首体现乡土文化的古诗词,揣摩体会其中的情味。 三 ,名人说故乡 晚霞中的那一刻,炊烟在升起来,一瞬间觉得天与地在对话,人间与天堂在对话,炊烟和晚霞在那一个瞬间也在对话,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也是我们的生命。 ———迟子建 三, 名人说故乡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而又无法抵达远方的人。 ———蔡崇达《皮囊》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 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消失。我们应该有鹏举鸿飞的豪情,鱼游濠水的自在,同时拥有温暖安稳的家园,还有足以自豪的祖国,屹立于现代世界文明之林。 (选自《柯灵选集》,有删改) “全国十佳农民”人物故事 1.张亚利:都市现代农业的探路人   张亚利常说,农产品品质也代表着人的品质,没有高素质的人来生产,产品品质很难保障。因此,她注重对社员进行科技培训,培养种植能手。合作社长期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院校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利用生物防治减少病害发生,逐步完成各项农产品认证,成为北京市第一家通过绿色认证的合作社。 王平:打工“打”出的别样人生   王平,今年48岁,来自四川省绵阳市一个农村贫困家庭。1988年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四团七连打工,1992年成为七连正式职工。期间与同在七连的老乡黄应明结为夫妻。30年来,她再也没离开过七连的这片土地,种地、放羊,从打零工到放牧务农,从流动人口到兵团职工,从群众到党员,从勤劳致富到致富带头人,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抒写了打工的别样人生。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阅读整本书。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了解书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