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0235

6.1《老子》四章(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384045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老子四章 老子,相传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存世。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简介 老子降生,体弱而头大,眉宽而耳阔,目如深渊珠清澈,鼻含双梁中如辙。因其双耳长大,故起名为“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子子轶 老子轶事 老子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的核心 是朴素辩证法。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在修身方面,老子强调“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历史观上,《老子》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子子轶 思想主张 老子生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霸主地位,战争不断。严酷的动乱与变迁,让老子目睹民间疾苦,作为周朝的守藏史,他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老子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子子轶 写作背景 (1)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2)《老子》救世之书也。故二章统言宗旨。此遂以太古之治,矫末世之弊。 ———[清]魏源 子子轶 名家点评 毂 埏埴 户牖 矜 赘 gǔ shān zhí yǒu jīn zhuì 强行者 泮 累土 几成而败之 qiǎng pàn léi jī 子子轶 订正读音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 [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无,指车毂的中空处。 [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户牖]门窗。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子子轶 十一章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中空地方的“无”。和泥制作陶器,陶器的功用正是产生于陶器中空地方的“无”。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房屋的功用正是产生予房屋四壁中空地方的“无”。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子子轶 十一章 1.本章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进行论证说理的? 比喻论证。以车轮、器皿、房屋等为喻。 2.本章运用比喻说明“有之以为利”,实际上是“无之以为用”,其中蕴含着“有”和“无”怎样的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们通常注重这些器物实体的有用。这些有用实体具有了空处———无”,所以才有了它的作用,以此提醒人们不可忽视“无”的作用。 子子轶 十一章 “《老子》这部书从各个方面提醒人们重视‘无’的地位和作用。不但认识‘无’,而且用‘无’的原则来指导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政治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一无所为,而是用‘无’的原则去‘为’。所以能做到有若无,实若虚,以退为进,以守为攻,以屈为伸,以弱为强,以不争为争,从而丰富了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建立了中国古代辩证法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