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0262

8.3《琵琶行(并序)》课件(共2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6588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琵琶行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赏析音乐描写。 3.分析环境描写。 一、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歌女产生共鸣呢?他们有哪些相同的经历? 再读课文,找出诗眼: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本是京城女 名满京都的艺人 老大嫁作商人妇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京倡 商妇 年老时 年轻时 相关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镇势力派刺客在长安街头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伤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哗,藩镇势力又进一步提出要求罢免裴度,以安藩镇“反侧”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有“擅越职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讽喻诗,得罪了朝中权贵,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因为其母亲看花不慎坠井而死。因此被贬江州司马。 琵琶女自诉身世苦 白居易自叹谪居苦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色艺双全的艺人 才华横溢的诗人 老大嫁作商人妇 谪居卧病浔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京倡 商妇 年老时 京官 谪官 年轻时 幽愁暗恨 满腔迁谪意,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 ———《唐宋诗醇》 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叙述琵琶女的凄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了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二、赏析音乐美 一:大量运用比喻。以声喻声,以形喻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正面描写) 二:叠词传神。使音乐悦耳动听 三:侧面烘托。写听众的反映,突出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序曲 欢乐曲 沉思曲 悲愤曲 思考: 琵琶曲有何特点?如何表现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间关莺语花底滑 凝绝不通声暂歇 水浆迸/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音乐韵律 朦胧的雾气笼罩天地,青色的天空在等一场烟雨将这一切的雾霾洗净。滚滚黑云压抑着这座小城,豆子般的雨珠从天空倾洒而下,击打着一切事物:红瓦、玻璃、大地……雨声越来越大,犹如十万铁骑的震撼,又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急促,还似子弹发射般让人心惊。渐渐的,蒙蒙细雨如牛毛,无声与细腻成了天地间的主旋律。雨后流水“哗啦啦”涌入低洼的下水道,水声如同琵琶女轻揉慢捻时的轻快。穿上拖鞋,趟水过去,才算真正体验到“白露为霜,秋水汤汤”…… (8班 韦一) “雨声”文段欣赏 昏天兮迫于暗地,墨云兮横顶欲倾。 玲珑初降坠地碎,碎银飞落染污浊。 青伏叶摇鲛珠落,雨打碧枝应风和。 匆匆乎如轻锤击急鼓,茫茫乎如白雾降天地。 忽崩摧山天入地,风雨横飞人耳聋。 惊猿清啼起飞鸟,撼人心魂动灵魄。 恍闻东坡吟雨声,雨打风吹何惧有? 纵无虹起波满路,人生坦途自在行! (8班 王硕) “雨声”文段欣赏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 襥①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 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 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 亦把湍流替管弦。 2024年新课标I卷 (注:襥[fú]名词,被单;动词,包扎。)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有五处风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渲染凄凉萧瑟氛围 “别时茫茫江浸月” 抒发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 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