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1218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3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18882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芳草凄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看图猜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四 三 二 一 语言构建与运用:积累古典诗歌常见意象,把握陶诗“朴素自然”的语言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归”的多层解读,培养逻辑分析与辩证思维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田园景物描写的意境美,体会“以俗为雅”的审美特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中国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传统,传承陶渊明身上体现的文化品格。 壹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贰 重点难点 1.解读“归”的内涵,理解诗人对官场的厌弃与对田园的热爱; 2.赏析田园景物描写的艺术手法(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1.体会陶渊明“守拙归园田”的精神追求,理解其归隐选择的可贵性; 2.品味“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中蕴含的深层诗意。 学习重难点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 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田园诗派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作者简介 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向来简朴自爱 侍奉,谄媚 告诉 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初读诗歌 听音频朗读,标注字音和节奏。 单击此处 添加标题 文本研习 少无 适俗 韵, 性 本爱 丘山。 误入 尘网 中, 一去 三十 年。 羁鸟 恋旧林, 池鱼思故 渊。 词义疏通 适应世俗 情调、风度 天性、本性 田园生活 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这里应是“十三” 笼中鸟 水潭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间 守正不阿 暗淡的样子 轻柔的样子 罗列、排列 遮蔽 词义疏通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词义疏通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闲静的屋子 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 指归耕园田   门庭 尘俗杂事 题眼———归” 解题 “归园田居”就是“回到田园生活”的意思。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 诗歌鉴赏 标题只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去何处? 4.归去如何? 思考探究 从何而归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 官场生活 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比喻 时代 背 景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仕途生活却将陶渊明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他不愿同流合污,便受排挤、孤立,他固守清贫,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一去三十年”实际应该是“十三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为何 而归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