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上第二单元拼音3《bpmf》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有4部分内容。 第1部分是4个声母b、p、m、f,配有一幅郊外游玩的情境图。山坡上,爷爷和孩子在爬山,孩子手里拿着收音机在听广播。山脚下,两个孩子在捉迷藏,小女孩躲在山洞门后,小男孩正蒙着眼睛用手摸索。其中,“播”提示b的音,收音机提示b的形;山坡的“坡”提示p的音,男孩T恤上的字母“p”提示p的形;“摸”提示m的音,山洞门提示m的形;爷爷手中的拐杖提示f的形。 第2部分是b、p、m、f与单韵母的拼读练习,包括3项内容:一是情境图下方的b-a—ba,提示了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二是借助图画,呈现了声母b和带调韵母a的音节拼读;三是b、p、m、f和a、o、i、u相拼的带调音节的拼读练习。 第3部分是b、p、m、f的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第4部分是“爸爸、妈妈”两个词语,配有一幅四口之家逛公园的插图。两个词语都涉及本课新学的音节,其中“爸、妈”是本课要认的生字。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a、o、i、u组成的带调音节,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爸爸、妈妈”,认识生字“爸、妈”。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a、o、i、u组成的带调音节,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爸爸、妈妈”,认识生字“爸、妈”。 【教学难点】 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a、o、i、u组成的带调音节,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游戏巩固 (1)手指操:出示单韵母ɑ、o、e、i、u、ü。我们一起用这六个单韵母来做做手指操吧。 (2)小游戏:摘星星。单韵母都有四顶声调帽子。戴上小帽子后,我们来认一认吧。出示打乱顺序的带调单韵母,指名认读。 (3)送单韵母回家:把六个单韵母写到一座房子里。 2.引入新课 在拼音王国里,除了单韵母这个家族,还有声母家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母家庭的第一组成员:b p m f。教师板书课题。 ◎看图说话,整体感知 1.看图说话。 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什么”或“我看到谁在干什么”来说话。 指名交流,预设反馈: ———我看到了一座山。 ———我看到一位老爷爷带着孙子在爬山。 ———我看到一位老爷爷拿着拐杖在爬山。 ———我看到一个男孩在爬山,他手里拿着收音机。 ———我看到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山洞里玩捉迷藏。 学生在说话时,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只要不是知识性错误,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表扬。 小结:星期天,大家在郊外游玩。两个孩子在山脚下捉迷藏。女孩悄悄躲在山洞门后,男孩蒙着双眼伸出双手小心地摸索着。不远处的山坡上,爷孙俩正在爬山,爷爷手扶拐杖,孩子拿着收音机紧跟在他身后。收音机正在播放优美的乐曲,好像在给爷孙俩加油。 2.找出声母。 我们要学习的四个声母就藏在这幅图里,大家对照着找一找,圈一圈。学生在图片上圈画bpmf。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声母b p。 ◎学习任务一 音形结合,学习b p (一)学习声母b 1.读准音。 (1)出示广播图。谁知道这是什么?(收音机)你在哪里见过收音机? (2)出示声母卡片b,指导发音:b和“广播”的“播”发音一样,但是b要读得轻且短。 发音指导:发b时,先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极轻极短,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不送气。 (4)教师范读,学生观察嘴形的变化,然后模仿发音,自由读。 读口诀:广播广播bbb (4)开小火车认读,指名读,正音。全班齐读。 2.识记形。 (1)你会想什么办法记住声母b?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