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人类从蒙昧走向智慧,离不开读书。读书,一个绝好的去处便是图书馆。图书馆里藏书之丰、读书氛围之浓让人心驰神往;书香墨香沁人心脾,沙沙翻书之声如春蚕食叶,一切让人流连忘返。我国当代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对图书馆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的《上图书馆》真切地道出了坐拥书城的体验。 第13课 篇目(二) *上图书馆 |学|习|任|务| 1.快速读文,准确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梳理文本,把握文章结构思路。 一、识记字音字形(括号内填字音,横线上写字形) 1.宽____ (chǎng) 2.白炽灯( ) 3.间隙( ) 4.点____ (zhuì) 5.吟啸( ) 6.苍____ (qióng) 二、积累活用词语 (一)新词积累(选用恰当的成语填空) 1.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2.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语境活用] 漫步在城市街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_____的生态画卷,看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标语,在自己扬帆启程的生活航道里,洞开一片让人_____、激动不已的新天地。 (二)辨清易误(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优雅·幽雅 辨异同 二者都有“雅致”的意思,都可以指环境,但是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优雅”指优美雅致或优美高雅,可以指旋律、姿态、环境、气质等。“幽雅”指幽静而雅致,除了雅致以外,特别强调幽静。“幽雅”主要指环境和氛围,通常是静态的。 准运用 现代化简易装配式住宅,不只是所处环境十分_____,更多的是内部布局风格高贵_____。 2.牵强附会·穿凿附会 辨异同 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穿凿附会:强作解释,生拉硬扯,力图自圆其说。二者都有“生拉硬扯”的意思,但前者侧重把不相关的事物硬拉在一起,后者侧重强行解释讲不通的道理。 准运用 为了支撑自己的论点,他只好_____,胡乱分析。许多论据更是缺乏准确性,_____,生搬硬套。 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冒号的作用 冒号的主要作用有:①用在称呼语的后面,表示提起下文;②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示下文;③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④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⑤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即|时|训|练| 请判断下面各句中冒号的用法。 (1)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答: (2)我在武昌上中学,一个大院子里有三所学校:文华中学,华中大学,文华图书科学校。 答: (3)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答: (4)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答: 文本整体把握 (一)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诗人、翻译家、英国文学研究专家。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英语系主任。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三大英语权威”。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国著作《彭斯诗选》,出版了中译英版本的《雷雨》等。 (二)相关链接 王佐良在武昌就读中学,后考入清华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随后南迁,进入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作者在文中主要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