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3903

庆国庆,迎中秋”:家国同庆,情满双节-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9-25 科目:班会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40840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PPT,35张,课件,优质,班会
  • cover
(课件网) 亲爱的同学们,金桂飘香时,国旗迎风扬,中秋明月与国庆欢歌相逢,家的温馨与国的荣耀在此刻相拥。今天,我们齐聚开启 “庆国庆,迎中秋” 主题班会。 接下来,我们将在 “溯源双节” 探寻节日历史,在 “品读中秋” 感受习俗文化,在 “致敬祖国” 回顾辉煌历程、思考青年担当;“互动实践” 中,大家可分享双节故事与作品;最后在 “总结升华” 中凝聚心声,共筑家国梦。 现在,让我们带着热忱,开启这场家与国的美好旅程! 目录 CONTENTS 1. 溯源双节:中秋与国庆的故事 2. 品读中秋:习俗与文化之美 3. 致敬祖国:辉煌与使命担当 4. 互动实践:情系家国乐分享 5. 总结升华:共筑家国梦 第一部分 溯源双节:中秋与国庆的故事 中秋溯源 ———千年传承的团圆梦 起源传说1:嫦娥奔月———简述嫦娥、后羿的故事,突出“团圆”的初始寓意。 起源传说2:吴刚伐桂———介绍吴刚因犯错被罚伐桂,桂树不倒象征坚韧,与中秋赏月关联。 历史演变:从古代帝王祭月(先秦)到民间赏月习俗形成(唐宋),再到成为法定节假日(现代)。 中秋溯源 ———千年传承的团圆梦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国庆溯源 ———铭记历史的光辉时刻 “国庆”的概念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国庆”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 最早的国庆节,据史料记载,宋代是最早以政权建立日为国庆日的朝代。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被部下黄袍加身,随后在正月初四举行禅让仪式,正式成为皇帝,这一天因此被定为国庆日,以纪念国家的诞生。宋代确立了以政权建立日为国庆日的先例,将国庆日定名为“开基节”,庆祝日选在每年的正月初四。 古代的国庆概念与现代有所不同,更多关联于皇帝的登基和诞辰,而现代的国庆日则是为了纪念国家的建立。 国庆由来 ———铭记历史的光辉时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新中国诞生。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国庆节是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象征,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节日。 趣味科普 ———双节同庆的缘分 中秋与国庆在公历时间重合或接近的现象被称为“双节同庆” 重合原因:公历和农历的历法差异,农历一年约354天,公历一年365天,每19年左右农历会追上公历,因此双节相遇有一定周期性。 知识小问答 ———看看谁最棒 问题: 1. 中秋节的核心寓意是什么? (答案:团圆) 2.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哪一天? (答案:1949年10月1日) 3. 双节同庆的周期与什么有关? (答案:公历和农历的历法差异) 第二部分 品读中秋:习俗与文化之美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一) 赏月:全家围坐,观赏圆月,寄托思念。 吃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有五仁、豆沙、莲蓉等多种口味。 祭月:古代习俗,摆放月饼、水果等祭品,祈求平安幸福。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二) 不一样的中秋味 北京:玩兔儿爷, 兔儿爷是中秋祭月的吉祥物。 广东:猜灯谜,热闹有趣, 增添节日氛围。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二) 不一样的中秋味 四川:吃麻饼、赏桂花, 桂香与饼味融合。 台湾:烤肉, 成为当地独特的中秋活动。 诗韵中秋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