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空气的组成(第1课时) 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空气组成成分的学习,了解空气的主要组成及各成分的含量。 2.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含量”实验的观察、分析,初步学习简单实验的设计、观察实验现象并加以描述,试着对相关实验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 新课导入 空气与我们朝夕相伴,离开了空气我们不能生存,你熟悉它的成分吗? 人类在探索空气成分的道路上都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一起开始探究之旅吧! 新课导入 思考与展示: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空气的存在? 1.车胎打气后会鼓起来。 2.扇扇子会觉得凉快。 3.玻璃杯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杯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课堂探究 定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我们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混合气体。18 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把空气看作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空气组成的复杂性。 空气 氮气(N2) 氧气(O2) 稀有气体 少量的二氧化碳(CO2) 极少量的其他气体 主要为氩气,另外 还有氦、氖等气体 空气的各成分是按体积分数计算的 课堂探究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氧气传感器准确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1775年,拉瓦锡首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课堂探究 科学史话 空气成分的测定 阅读P85 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氧气占体积16% 拉瓦锡实验 加热 汞+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氧化汞 汞+氧气 HgO Hg O2 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16% 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课堂探究 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为什么选择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曲颈甄 玻璃钟罩 汞槽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装置 与氧气反应 汞液面上升 红色粉末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没有与外界连通,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 观察思考 4-1 课堂探究 2. 加热条件下,汞与氧气化合生成氧化汞。拉瓦锡选择金属汞作为反应物有什么优点? 曲颈甄 玻璃钟罩 汞槽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装置 与氧气反应 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固体,不会对气压造成影响 汞液面上升 红色粉末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观察思考 4-1 课堂探究 曲颈甄 玻璃钟罩 汞槽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装置 与氧气反应 3. 通过观察哪些现象、测量哪些数据就可以判断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汞液面上升 红色粉末 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 汞液面上升的体积和密闭容器内空气总体积 观察思考 4-1 课堂探究 参照拉瓦锡的实验,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装置来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 试剂选用原则: ①所选的反应物在空气中能消耗氧气; ②所选的反应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③反应生成物必须为固体。 以下哪些反应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铜+氧气 ? 氧化铜(黑色固体)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红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 试剂选择 课堂探究 活动探究 4-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加热时,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实验装置: 加热 铜+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 平衡气压,防止活塞被冲开 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 ①红色粉末逐渐变黑;② 气体体积减少约1/5。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硬质玻璃管 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反应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现象: 记录数据: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实验结论: 58 mL 22 mL 6 mL 16 mL 课堂探究 实验反思: 1. 与拉瓦锡的测定实验相比,上述实验有哪些优点与不足? 优点:装置简单易操作 不足:容易产生实验误差 课堂探究 实验反思: 2. 上述实验在哪些环节上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误差? (1)装置漏气 (2)铜粉量不足 (3)未等装置冷却读数 (4)反应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