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254

2.1 空气的组成 课件 (共28张PPT)-初中化学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331018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九年级,2024,教版,化学,初中,空气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空气的组成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 初中化学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2 能依据观察的实验现象初步推断空气的主要成分。(重点) 1 能掌握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实验技能。 学习目标 3 能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重点) 4 能体会科学家在探索空气成分过程中的智慧和方法。 学习目标 课堂导入 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你熟悉它的组成吗? 化学家是怎样研究空气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来探究。 课堂导入 内容索引 新知探究 01 01 “捕获”空气 1.说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橡胶管 双孔塞 导管 分液漏斗 集气瓶 水槽 实验探究 一、空气的成分 2.利用提供的仪器组装如图所示的装置 1.把玻璃导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捕获”空气 实验探究 将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双手捂住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移开手一段时间后,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好。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捕获”空气 实验探究 4.利用如图装置,把一个集气瓶中的部分空气“捕获”到另一个集气瓶中,并简要说明原理。 “捕获”空气 实验探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 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③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 中,并把塞子塞紧。 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观察实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原理是? 2.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依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那些结论? 实验探究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 集气瓶内压强减小 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1.实验原理: 实验探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实验探究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有大量白烟生成,放出热量; ②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观察思考 1.结合材料,思考下列药品能否代替红磷,应如何选择药品? 铁丝 镁条 会产生气体 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和氧气、氮气、二氧化碳都反应 ③燃烧后产物不能是气体。 ①能在空气中燃烧; ②燃烧只消耗氧气; 交流讨论 答:①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 ②难溶于水 3.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4.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的水? 答:让生成的P2O5溶于水中,防止污染空气。 交流讨论 5.为什么点燃的红磷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 答:伸入过慢可能造成红磷在瓶外已燃烧一大部分,导致瓶中氧气没有耗尽,测定结果偏低。若盖紧瓶塞太慢,会造成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定结果偏高。 6.在做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测出氧气体积小于1/5 ,请你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1)红磷量不足 (2)装置气密性不好 (3)没有等集气瓶中的气体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交流讨论 7.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我们还可以设计出其他的装置图吗? 红磷 活塞在 10 mL刻度处 试管 (容积为 40 mL) 红磷 水 交流讨论 空气的成分 交流讨论 混合物 纯净物 空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红磷、五氧化二磷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阅读课本39页“空气成分的发现”,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舍勒 普里斯特利 拉瓦锡 1.最早制得氧气的是谁? 2.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谁? 3.从这篇文章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