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292

10.2《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共44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26010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0.2,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归 去 来 兮 辞 语气助词 意思就是: 回去吧! 回去 助词,无义 文体,赋的一种 题 解 辞:文体。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也称楚辞。 归去来兮辞 辞 汉代常把辞与赋合称为辞赋。 辞和赋的区别: 辞,更接近于诗,重在抒情,形式上后来也有若干变化,但四句一节、每句三拍的格局还是保持了下来。 赋,是有韵的散文,常用关联词,长短句明显增 多,内容则以咏物说理为主,写法上讲究铺排, 即所谓“以事形为本,以义正为助”。 了解作者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 组诗《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 被后世称作“田园诗人之祖”“隐逸诗人之宗”。他的作品内容真切,感情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而形象鲜明,对后代诗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家庭情况 曾祖父或为陶侃(kǎn),东晋开国元勋,以军功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官至武昌太守。 父亲陶逸曾任安城太守,去世很早。 外祖父孟嘉为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 (长史执掌事务不一,但多为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秘书长或幕僚长,将军下的长史亦可领军作战,称作将兵长史) 至陶渊明时家道已经衰落。 不 为 五 斗 米 折 腰 《晋书·陶潜传》: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指孩童 满 维持生计。前者为动词,后者为名词 凭借 营生的本领 轻快的样子 指有了做官的念头 没有门路 恰逢 爱惜人才 被 指军阀混战 害怕 距离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 依恋的样子 回去的心情 本性 造作勉强 指做官 收拾行装 不久 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 阅读思考 思考: 阅读小序,回答:陶渊明面临怎样的选择?他选择了什么 为什么? 归隐 继续做官 ①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②“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不愿折节为吏,那比冻饿更难以忍受。 ③“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志不在此 ④“程氏妹丧于武昌” 亲妹过世,需要去奔丧。 选择“归去”的原因: 既然选择“归去”,当初又为何要出仕? 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⑤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志向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回去吧 介词,让 同“何”,疑问副词,为什么 意愿 形,指身体;役,奴役 为什么 连词,表并列 取独 取独 确实 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