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月明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日月明》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属于“识字”板块。本课通过汉字构形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会意特点,如“日月明”“田力男”等,体现汉字“以形表义”的智慧。课文采用对仗句式,语言简练、节奏鲜明,富有童趣,有助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同时,课文蕴含团结协作、集体力量的思想价值,为低年级学生建立初 步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观念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识字量少,但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看图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但对汉字结构的理解较为模糊,难以发现“合体字”中部件之间的意义关联。部分学生在书写时易出现笔顺错误或结构不匀称的问题。教学中需借助生活情境、形象比喻和游戏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感知字形,并通过反复朗读与书写训练巩固识字成果。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 1.感受汉字的独特魅力,萌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体会汉字构形中的智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 1.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停顿恰当、节奏清晰。 2.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词语意思,尝试用“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造句。 思维能力 1.能通过观察“日+月=明”等字形变化,发现汉字的组合规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能在猜字游戏中运用已有知识推断生字含义,提升归纳与联想能力。 审美创造 1.在书写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对称美与结构美,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通过诵读韵文,体会语言的节奏美与意境美,提升语感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朗读并背诵课文,掌握“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尘”等关键词组。 2.理解合体字的构成原理,能说出“从”“众”林”森”等字的意义来源。 难点 1.理解“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所蕴含的哲理,并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2.掌握“卧钩”笔画的书写要领,规范书写“心”力”等生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谜语引路:展示谜语卡片“一个太阳,一个月亮,合在一起亮堂堂”,引导学生思考谜底并说明理由,随后揭示 谜底是"明”字,并板书。接着提问为何“日”和“月”合起来是"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解释,预设回答为“因为太阳和月亮都很亮,所以合起来更亮了”。小结汉字像一幅幅画,把两个字合在一起能表示新的意思。 2.故事串联:讲述“汉字王国探险记”,教师扮演“汉字小导游”,带领学生进入“汉字王国”。告知学生王国里有一座”光明神殿”,只有找到“日月明”田力男”“双木林”等秘密钥匙,才能打开神殿大门,获得“智慧之光”。提出挑战任务,每位同学都是小小探险家,每完成一个关卡,就能获得一枚“识字勋章”。展示任务地图,包括第一关———认识神奇组合;第二关———破解字义密码;第三关———书写智慧印章;第四关———背诵魔法咒语。明确学习目标,完成前三个关卡,解锁“光明神殿”的奥秘。激励学生,最认真、最先拿到勋章的就是“识字小英雄”。 设计意图:以谜语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引入课题。通过“汉字王国探险”的主线贯穿全课,将枯燥的识字教学转化为趣味闯关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提高学习动机与参与度,实现“玩中学、学中悟”。 二、联系生活,学习课文 第一关:认识神奇组合 1.出示“日月明”图文卡片,展示白天阳光明媚、夜晚月光皎洁的图片,提问白天和晚上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太阳月亮”,并在黑板上贴出“日”月“两个字卡。拼合“日”和“月”形成"明“字,强调"日”和“月”合起来是“明”,因为它们都发光,合起来更亮了。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字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及其意思,预设答案有山+水=汕;口+十=古;女+子=好。教师补充"田力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