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归去来兮辞并序 陶渊明 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 欧阳修 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移居》 (见有好文章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大家一同钻研。)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其一》 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其一》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名句 7、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 其三》 8、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 (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杂诗》 1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传》 11、不戚戚(忧虑悲伤 )于贫贱,不汲汲(匆忙追求 )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1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13、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饮酒 其十》 作者简介 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大志济于苍生”,做过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41岁担任彭泽县令“应束带见之”“不为五斗米折腰”),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后世称誉 :“隐逸诗人之宗” “田园诗派之鼻祖”。 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义熙四年,即归隐后第二年,他家乡遭焚,生活陷入极端贫困,但他安贫乐道; 义熙末年,朝廷征他为官,元嘉三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劝他出山,他守节不仕。这个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显然是道家思想。 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被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去:回去 。来:助词,无义 兮:语气助词,表感叹或者停顿, 相当于现代的“啊”“呀“ 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比诗自由,比散文整齐,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辞。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 解题: 关于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多用“兮”。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而辞仍是诗,四句一节,大多每句三拍。 归 去 来 兮 辞 语气助词 回去吧 回去 题 解 语气助词 辞 创制者:屈原 基础:楚地民歌 体例:诗体 特点 六字句为主 每句三拍 四句一节 好用“兮”字 特点:①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 ②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