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李白“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感时伤世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 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飘零他乡,登高望远思亲人。 登高怀远之情思 登高可远望而至思深。 ……试问人生,何以解忧? 唯有登高 作者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fú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祖师。仕途坎坷,屡遭贬谪。 其以诗文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之一。一生陷入新旧党争,被新党诬害、流放,官至知州。绍兴初年,宋高宗追封其为太师、龙图阁直学士,谥文节。 其诗与苏轼并称“苏黄”,宗法杜甫,并有“夺胎换骨”、“无一字无来处”等诗歌创作的理论观点。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祖:杜甫 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一祖三宗” “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处 “自成一家”———无斧凿痕 读“诗中味” 登快阁 黄庭坚(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析“登临之意” 为何倚快阁?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痴”字化用“生子痴,了官事”的典故,开篇自比“痴儿”,颇有自我嘲笑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了却官事之后的快意。 “了却”指“了结、结束”,即终于解脱了“案牍之劳形”,足见其如释重负之心,侧面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快阁之快,即为快意之快,登临快阁,意在(寻快) 析“登临之意” 登阁寻快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阁”实写江景,李商隐“万古贞魂倚暮霞”虚写精神。本诗化用二句,试分析“快阁东西倚晚晴”的“倚”字有何妙处? “倚”指倚栏欣赏。既实写身体倚靠栏杆的动作,又虚写精神与晚晴之景的融合,展现疲惫中寻解脱的姿态,体现诗人沉浸于快阁周遭美景,表达诗人了却官事,登上快阁,尽览美景的愉悦心情。 比杜甫的沉郁多一分旷达,比李商隐的虚写多了对宇宙时空的诗意丈量。 记叙———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入题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解“快意之变” 快意何而来?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蕴含了怎样的情感? 夸张:“千山”,极言山之多。 对比:“千山”对“一道”,极言眼前景色之开阔简练。 化用诗句:“落木”疏朗空阔与“千山”“远天”结合,意境开阔旷远,“澄江”本就尽显澄澈之姿,与“明月”交相辉映,顿添高洁之态。 颔联既体现意境之绝大,又暗合诗人欲摆脱俗务的心境之豁达。 从远眺中求得快意———写景 解“快意之变” 快意依旧?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从“千山澄江明月”到“朱弦绝”“青眼横”,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转折? 自身处境难有快心———抒情 此联运用“伯牙绝弦”和“阮籍青白眼”的典故,由旷远澄澈的自然美景到知音难觅的现实处境,唯有效仿阮籍,于美酒中寄托傲然情致。诗人情感从得快超脱转向失快孤寂。 悟“归心之境” 何处是归途?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展开联想以表快愿———述志 尾联卒章显志,一个“归”字,一个“白鸥”典故,写出诗人因在现实生活中抱负得不到施展,胸怀无人理解而感到痛苦,产生了弃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