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526

3《鸿门宴》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17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18840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鸿门宴,课件,22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司马迁 史记·鸿门宴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谈之子。 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十岁便开始诵读古文。 二十岁后外出游学,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 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汉武帝而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前后14年,完成《史记》。 进 作 者 走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体例 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七十列传 十表 八书 记历代帝王政绩 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大事年表 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快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结构 本文主要是以什么顺序展开叙述? 以时间为顺序,紧扣宴会而展开。 宴会前 鸿门宴的由来 (1-5) 宴会中 鸿门宴上的“斗争” (6-9) 宴会后 刘邦逃席 (10-12)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军:动词,驻军。 王=王于关中=于关中王 为:动词,作。 旦日:明天。 飨(xiǎng):用酒食款待,犒劳。 为:介词,替、给。 山东:崤山以东,泛指六国。 幸:宠幸,宠爱。 为:是。 采:同“彩” 。 【宴前】 无伤告密、范增定计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 素善:素,向来;善,亲善,跟……要好。 之:动词,到。 具告以事:具以事告。 毋(wú)从俱死:毋从俱之死。 亡去:逃离。 语(yù):告诉。 为:替、给 / 做,制定。 鲰(zōu)生:浅薄愚陋的小人。鲰,小。 距:同“拒”,把守。 内:同“纳”,接纳。放进来。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