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1.(2025江苏海安高二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一亩农田的大小不同,有160步、200步、240步等标准。秦统一后,向全国各地推行秦国240步为一亩的标准,同时明确田亩规划、封埒设置,禁止私自移动地界标志。秦朝的这一举措( ) A.利于降低田赋和口赋的税率 B.剥夺了旧贵族的土地所有权 C.为赋役征收提供了基本保障 D.促进了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 2.(2024浙江浙南名校联盟高二期中)下表为汉昭帝时期的更赋表。据此可知,当时的以钱代役 ( ) 更赋类别 服役内容 代役价 “更卒” 23岁至56岁的男丁到本郡服兵役一个月 可纳钱三百,由政府雇人代役 “正卒” 23岁至56岁的男丁在郡县或京师服徭役一年 可纳钱二千,由政府雇人代役 “戍卒” 23岁至56岁的男丁一生必须去边境屯戍一年 每人每年纳钱三百 A.使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 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抑制了官员的腐败和土地兼并 3.(2025东北三省名校联盟高二联考)汉武帝时期,对商人和高利贷者征收财产税,叫算缗钱;又推行告缗制度,以激励对于隐匿财产的举报。但是告缗制度的惩罚过于严苛,造成商人承担的税负过于沉重,最终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这一制度( ) A.规范了商人群体经营行为 B.抑制了地方豪强势力 C.体现了国家对商业的控制 D.彰显了社会公平正义 4.(2024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新唐书》记载:“唐之始时,授人以口分、世业田,而取之以租、庸、调之法,其用之也有节。”材料说明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征税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 C.赋税不能保证财政收入 D.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 5.(2024河南郑州高二期末)唐中后期,赋税混乱不一,“率税少多皆在牧守裁制,邦赋既无定限”。宰相杨炎提出“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这一主张旨在 ( ) A.扩大敛财空间 B.应对内部危机 C.抑制土地兼并 D.减轻人身控制 6.(2024四川眉山高二期末)汉朝编户制度的内容之一是更赋,即徭役和兵役的代役税。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是代役税。北宋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百姓缴纳免役钱、助役钱,官府募人代役。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历代代役税的实施( ) A.保证了农民生产时间 B.增加了农民赋税负担 C.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D.冲击了封建等级秩序 7.(2025山东临沂高二期中监测)据记载,自万历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后,“服舍违式,婚宴无节……用度日益华靡,物力日益耗蠹”,俨然成为新的社会风尚。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一条鞭法”( ) A.扩大了社会贫富差距 B.推动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 C.促进了产业资本扩张 D.加速了社会财富总量的积累 8.(2025江苏徐州高二期中)唐太宗主张“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司马光主张农乃“天下之首务”;清康雍时期废除“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这些主张和举措体现了( ) A.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B.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C.重农抑商的经济观 D.以民为本的治理观 题组二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9.(2025江苏南通市区高二期中)晚清时期,中国海关根据货物的启运地来区别洋、土货,因此,所有自香港起运的货物都被海关视为洋货。1886年浙江巡抚卫荣光称:“近来闽广货物绕越香港,照例作为洋货进口,完半税而免常税者不一而足。”此类现象反映出( ) A.洋货在内地广受欢迎 B.清政府取消国内关税 C.中国关税自主被破坏 D.民族工业竞争力增强 10.(2025河南高二月考)清政府与英国协定关税时,根据所谓“增大宗、减冷货”的原则,基于“茶叶出口量大,是大宗”的情况,与英国达成高达12.87%的出口税率。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