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4882

17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10-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5次 大小:174968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散文,二篇,为什么,活着,课件,教案
    (课件网)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 新课导入 早上匆匆吃完早餐赶往学校,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问题,课间和同学分享有趣的小事,放学后或许还要完成作业、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这些重复又平凡的日常里,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瞬间,悄悄想过 ——— 我们这样认真地过每一天,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喜欢的事物,为了在意的人,还是有其他更特别的理由?其实不只是我们,从古至今,很多人都曾追问过 “我为什么而活着” 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作者伯特兰 罗素,就是其中一位。他活了 98 岁,一生经历过战争的动荡、身体的病痛,却始终没有停下对 “活着的意义” 的寻找。作为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用一生的时间思考、沉淀,最终把自己找到的答案写进了《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文章里。或许你们会好奇:罗素找到的 “活着的意义”,和我们心里悄悄想的那些理由一样吗?他又为什么说,哪怕有些追求会带来痛苦,也依然值得坚持?接下来,就让我们翻开课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倾听罗素用一生思考给出的回答。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有固定的节奏 影视资料 素养目标 感受罗素对理想的执着、对人类的关怀,体会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人文情怀; 培养对 “知识、爱、责任” 的敬畏之心,理解 “个人价值与人类命运相连” 的深刻意义。 识别并分析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与抒情方式,体会议论与抒情结合的表达效果。 了解作者罗素的生平(英国哲学家、数学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及写作背景,为理解文章主旨奠定基础; 通过 “默读圈点 — 跳读梳理 — 精读品析” 的阅读步骤,自主梳理文章结构,提升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积累并掌握文中 “炽热、濒临、遏制、飓风、俯瞰” 等重点字词的读音、字形及含义,能在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中正确运用; 理清文章思路,能准确概括罗素 “活着的三个理由”(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及其内涵; 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以他命名的“罗素悖论”,曾对20世纪的数学基础发生过重大影响。除哲学、数学、文学外,他的著述还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因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主要著作有《西方哲学史》《数学原理》《论教育》等。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作家。 背景资料 晚年致力于禁核运动,并为此奔走呼号,创立和平基金会。就在逝世的当天,他还在为阿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忧心忡忡。这一切缘于他对人类的同情和爱心。《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真实地展示了罗素一贯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怀。 罗素反对侵略战争,追求世界和平,曾因反战而两次入狱。 生字词 遏制( ) 濒临( ) 深渊( ) 星辰( ) 飓风( ) 肆意( ) 俯瞰( ) 云霄( ) 呼号( ) è bīn yuān jù sì kàn chén xiāo háo 以义辨形 与眼睛相关,故为“目”旁。 濒:意为“紧靠(水边),临近”,读bīn。频:意为“多次,频率”,读pín。 多音字 ( )呼号 ( )号召 号 háo hào 【串句记忆法】这次商场拆建真是折(zhē)腾人,害得他只好把剩下的商品打折(zhé)折(shé)本出售了。 表示“拖长声音大声叫唤,大声哭”的意思时,读háo。 形近字 遏( ) 谒( ) 遏制 拜谒 è yè 【形旁辨字法】在家(宀)过元宵(xiāo),有雨( )云霄(xiāo)落。 词语解释 遏制:制止,控制。 濒临:紧接,临近。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形容水、洞穴等很深。 无能为力:用不上力量;没有能力或能力达不到。 遏制:侧重于“制”,强调用强力压制住,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某种情绪,或某种力量等。 遏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