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曾做过几年小官。中年时与官场决裂,直到贫病交迫去世。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诗歌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主要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另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资料链接 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田园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陶渊明的田园诗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格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派别的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晋 陶渊明 田园诗派 南朝·宋 谢灵运 山水诗派 唐 王、孟 山水田园诗派 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 题目解说 “归园田居”意思是回到田园中生活,诗歌描写了诗人由官场回归田园以后闲适恬淡的生活及乐趣。“其一”,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 ì n ài fán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初读诗歌 理解大意 课文探究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注释】适俗:适应世俗。 韵:气质,情致。 丘山:指山林。 尘网:指世俗的种种束缚。 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羁,约束。 南野:南面的田野。一作“南亩”,指农田。 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即不学巧伪,不争名利。 【翻译】少年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天性原本热爱山林。误落在世俗的种种束缚中,一转眼就是三十年。被关在笼中的鸟留恋生活过的树林,养在池里的鱼思念遨游过的深潭。我在南面的田野边开垦荒地,持守愚拙的本性,回乡过田园生活。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方:四周围绕。 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 依依:隐约的样子。一说“轻柔的样子”。 墟里:指村落。 颠:顶端。 户庭:门户庭院。 尘杂:指世俗的繁杂琐事。虚室:静室。 余闲:余暇,空闲。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指束缚本性的俗世。 【翻译】宅子四周围绕十几亩地,还有茅草小屋八九间。榆树柳树遮盖着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前。隐隐可见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村落轻柔飘升的炊烟。狗在深巷中叫,鸡在桑树上打鸣。门户庭院里没有世俗的繁琐杂事,静室里自有余暇。长久困守在束缚本性的俗世里的我啊,又能返回自然了。 课文探究 “归园田居”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 归园田居 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