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导入 这是2004年度感动中国获奖者之一袁隆平的颁奖词。袁隆平为什么能够获此殊荣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袁隆平的人物通讯,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袁隆平这个人物的。 喜看稻菽千重浪 沈英甲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能概括地选取典型事例。 理解细节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 学习袁隆平为科技献身的精神。 教学目标 通讯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它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风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的思想、言行、事迹和命运为中心报道对象(写人为主,即使写事也围绕人来写),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它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文体知识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写作对象 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 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 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 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情况看,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写作对象 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或者为人民做出贡献的普通人 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提示人们某种道理。 雷锋 钟南山 焦裕禄 邓稼先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写作类型 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 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 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作者简介 沈英甲,吉林辉南人。中共党员。曾任《世界知识》杂志编辑,《科技日报》机动记者、主任记者,科技日报社副刊部主编,机动记者部主任。 著有长篇小说《前尘》、《探求宇宙之谜》、《经营之神》、《探索自然》,纪实文学《走进神农架》、《采访死亡手记》,电影文学剧本《冯如》等20余部作品。 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思考预习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党派人士的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为什么可以作为人物通讯的主角?你对袁隆平了解多少? 思考预习 1979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 。 1981年,袁隆平和他的研究小组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