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茶叶能溶解吗》习题(含答案) 【基础作业】 一、选择题 1.中国是茶的故乡,下列茶叶中,泡出的茶水颜色可能为深红色的是( )。 A. 绿茶 B. 红茶 C. 白茶 D. 绿茶 2.判断茶叶中是否有物质溶解在水中,最直接的现象是( )。 A. 茶叶变湿了 B. 水的颜色变了 C. 茶叶沉到杯底 D. 杯子变热了 3.茶叶中能溶解在水中,使茶水变味、变色的物质是( )。 A. 纤维素 B. 茶多酚 C. 茶叶渣 D. 茶梗 4.下列关于茶叶溶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茶叶能像盐一样完全溶解在水中 B. 茶叶中所有物质都很难溶解在水中 C. 茶叶中有的物质能溶解,有的很难溶解 D. 茶水晒干后不会留下任何东西 5.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茶艺包含的内容是( )。 A. 选茶用水 B. 泡茶技术 C. 制作茶叶 D. 茶具艺术 二、填空题 6.茶叶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其中 、色素等能溶解在水中, 很难溶解在水中。 7.把茶水拿到太阳下晒,晒干后留下的白色残留物,说明茶水中有 的物质。 8.茶叶反复冲泡后,茶水的颜色和味道越来越淡,是因为茶叶中可溶解的物质越来越 了。9.制作水果花茶时,水果和花中的 物质溶解到水中,使茶水变得香甜。 三、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 10.用滤纸过滤茶水,滤纸上留下的茶叶渣,说明这部分物质没有溶解在水中。( ) 11.茶水有淡淡的香味,是因为茶叶中的物质溶解到水中了。( ) 12.所有茶叶泡出的茶水颜色都一样,因为它们含有的物质相同。( ) 13.茶叶中的纤维素能溶解在水中,所以我们能喝到茶渣的味道。( ) 14.茶艺不仅讲究泡茶技术,还注重环境营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 ) 【能力提升】 四、简答题 15.请写出三种能说明“茶叶中有物质溶解在水中”的现象,并简单解释其中一种现象的原因。 16.为什么茶叶不能像盐一样完全溶解在水中?请结合茶叶的成分说明理由,并举例生活中类似“部分溶解”的现象(如咖啡、菊花等) 五、综合题 17.小明和同学做“探究茶叶溶解的影响因素”实验,他们用相同量的绿茶,分别加入不同温度的水,记录如下: 请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1)对比 3 组实验,水的温度对茶叶溶解有什么影响? (2)实验中“相同量的绿茶”“相同的杯子”等条件要保持一致,这是为什么? (3)结合实验现象和所学知识,解释“热水泡的茶更香”的原因。 (4)如果用热水冲泡红茶,预测会出现什么现象?请说明依据。 参考答案 1.B 2.B 3.B 4.C 5.C 6.茶多酚;纤维素 7.溶解 8.少 9.可溶解 10.√ 11. √ 12. × 13. × 14. √ 15.示例:①水的颜色发生变化(如绿茶水变绿);②水有了茶叶的香味;③茶水晒干后有残留物。原因:茶叶中的色素溶解到水中,使水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16.示例:因为茶叶由多种物质组成,其中茶多酚、色素等能溶解在水中,但纤维素等物质很难溶解,所以不能完全溶解。生活中,咖啡冲泡后有咖啡渣残留,说明咖啡也是部分溶解;菊花泡茶后花瓣没消失,茶水有味道,也是部分溶解。 17.(1)水的温度越高,茶水颜色越深,味道越浓,说明温度越高,茶叶中可溶解的物质溶解得越多、越快。 (2)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只有水的温度这一个条件不同,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温度对茶叶溶解的影响,避免其他条件干扰实验结果。 (3)热水温度高,能让茶叶中的茶多酚、色素等可溶物质更快、更多地溶解到水中,这些物质使茶水具有香味,所以热水泡的茶更香。 (4)预测:红茶水会变成深红色,味道浓郁,茶叶完全泡开变软。依据:热水能促进茶叶中可溶物质溶解,红茶中含有的色素能溶解在水中使水变红,且温度越高溶解越充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