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6313

7.2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25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495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5张,PPT,统编,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归 园 田 居(其一) 陶 渊 明 田园诗派 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陶渊明的田园诗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这一派别的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青少年时,有“大济苍生”的抱负,曾做过几任小官。中年时,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挂冠而去,直到贫病交迫去世。 作者介绍 其创作包括诗与文两部分,以诗歌成就最高。他是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并开创了田园诗派,被后世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表现了淳朴的农村生活情趣。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其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诗意,令人耳目一新。此外,他的文章创作也造诣很高,《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并序》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写作背景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之间做抉择,时官时隐,内心很矛盾。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从此终老田园。 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陶渊明时常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而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参与耕种和收获时,他感到无比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五柳先生传 》 陶渊明现存文章12篇(其中,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诗125首,多为五言诗。诗歌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 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 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 对淳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朗诵全诗 纠正读音 “归” 1.“归园田居”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诗眼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1.从何而归?———来处 (用原句回答) 比喻官场生活。 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可以看出官场对陶渊明生活带来的诸多束缚。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尘网中 久在樊笼里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尘网:足见他对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度厌恶。 误: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 三十年:误入之久 整句话表达了诗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