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68399

16.2《登泰山记》课件(共3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9-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407557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2,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120个文言实词之001 001爱 (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120个文言实词之001 助记: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应。其子成人,有陶氏之风,独爱(喜爱)菊,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约其茶亭见之,爱(隐藏)而见。 有个楚人宠爱自己的儿子,即使他吝惜钱财,对于自己儿子的要求也没有答应的。他的儿子长大成人,有陶渊明的风范,只喜爱菊花,大家都爱慕他的高洁,称赞他。和他相约在茶亭见面,他隐藏着没有出现。 你知道那些与泰山有关的诗句、俗语或成语。 孟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李斯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司马迁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 姚鼐 第 壹 章 节 识作者 知背景 看文体 说泰山 文学常识 识作者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今属安徽)人,杰出的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是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 他的游记散文如《登泰山记》《泰山道里记叙》等,简洁精练,温润清新,形象性强,既具学术性,又具文学性。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 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知背景 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 他这此的目的地泰山。泰山代表的是儒家精神。对儒家信徒来说,登泰山本身就是一个追随孔子的仪式。 看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如:《小石潭记》《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说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为,五岳之首,传说泰山为盘古开天辟地后,其头颅幻化而成。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