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70617
【考点突破练】古诗文综合(四) 注重群文阅读 强化迁移能力(含答案)高中语文--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346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迁移
,
优化组合
,
名校
,
百强
,
语文
,
高中
古诗文综合(四) 注重群文阅读 强化迁移能力 (时间:40分钟 分值:47分) 一、韩愈散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分) 太学生何蕃传 韩 愈 太学生何蕃,入太学者廿余年矣。岁举进士,学成行尊,自太学诸生推颂不敢与蕃齿,相与言于助教、博士,助教、博士以状申于司业、祭酒,司业、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数十余事,以之升于礼部,而以闻于天子。京师诸生以荐蕃名文说者,不可选纪。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叹,莫为礼部;为礼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无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俱全。初入太学,岁率一归,父母止之。而后间一二岁乃一归,又止之,不归者五岁矣。蕃,纯孝人也,闵亲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诸生,归养于和州。诸生不能止,乃闭蕃空舍中。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渝留蕃。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欧阳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或者曰:“蕃居太学,诸生不为非义,葬死者之无归,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复,斯其所谓仁欤!蕃之力不任其体,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欧阳詹生曰:“朱泚之乱[注],太学诸生举将从之,来请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馆之士不从乱,兹非其勇欤!”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为泽,不为川乎!川者高,泽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义,充诸心,行诸太学,积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将雨,水气上,无择于川泽涧溪之高下,然则泽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欤?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吾是以言之,无使其无传焉。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昌黎文钞·太学生何蕃传》) [注] 朱泚之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军反叛朝廷,推太尉朱洮为盟主,自称大秦皇帝,号应天。第二年改国号为汉,称天皇元年,三月兵败被杀。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于是太学六馆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义行言于司业阳先生城请渝留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敢与蕃齿”中的“齿”跟韩愈《师说》中“君子不齿”中的“齿”意思不相同。 B.“以荐蕃名文说者”中的“名”跟《石钟山记》“而此独以钟名”中的“名”不相同。 C.“而后间一二岁”中的“间”跟《鸿门宴》“道芷阳间行”中的“间”不同。 D.“闵亲之老不自克”中的“闵”跟李密《陈情表》“夙遭闵凶”中的“闵”意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蕃学业有成,品德高尚。入太学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厚学识,品行端正。从太学的学生到学官都对他推崇称颂,他的突出事迹被上报到礼部。 B.何蕃名声很大,却怀才不遇。了解何蕃的公卿大夫虽然很多,但因不是礼部官员而爱莫能助;在礼部为官之人,又都嫉贤妒能,故未被任用。 C.何蕃非常孝顺父母。初入太学,大约一年回家一次。因父母阻止,他已五年未回家省亲。担心父母年老不能照顾自己,他决定回家奉养双亲。 D.何蕃既仁义又勇敢。他在太学读书,诸生都不敢做不仁之事。朱池反唐,诸生想跟随叛军作乱,来请何蕃参加,何蕃义正词严地训斥了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太学阙祭酒,会阳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译文: (2)故凡贫贱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独何蕃欤! 译文: 5.文本哪些地方能够体现何蕃的孝、仁、勇?请简要概括。 (3分) 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7.《包身工》课件(共62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0-15)
9《屈原列传》课件(共68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0-15)
8《大卫科波菲尔》课件(共2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2025-10-15)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共9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0-15)
7《包身工》课件(共68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025-10-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