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0708

【考点突破练】专题四 古代诗文阅读 第36练 鉴赏诗歌形象——人物事物景物形象、意境(含答案)高中语文--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0-1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3511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形象,答案,语文,高中,百强,名校
    第36练 鉴赏诗歌形象———人物/事物/景物形象、意境 (时间:45分钟 分值:54分) 考向一 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 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①,岂能愁见轮台②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 ①祁连城:在今甘肃张掖南。②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分析人物形象)诗歌从哪些方面写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 赠蜀府将[注] 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 原题下有注云:“蛮入成都,频著功劳。”大和三年(829),南诏进犯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年前的秋天,诗人与蜀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蜀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C.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D.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4.(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本诗颔联赏析蜀将形象。(6分) 答:                                                                                                                                                                                          考向二 事物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 咏 萍 [南朝齐]刘绘 可怜池内萍,葐蒀①紫复青。 巧随浪开合,能逐水低平。 微根无所缀,细叶讵②须茎? 漂泊终难测,留连如有情。 [注] ①葐蒀:指烟气纷纭之貌。②讵:岂,难道。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第一句“可怜”即“可爱”,浮萍在“可爱”之中,还含有几分惹人怜顾的柔弱之态。 B.第二句用“葐蒀”为浮萍着色,写在阳光下恍若有青紫之气升腾,动静结合,把色彩写活了。 C.第三、四句表现了浮萍的动态之美,尽摹池萍在水中漂、立、动、静之态,表现了动人的韵致。 D.第五、六句与全诗清淡秀蕴的基调相谐,浮萍看似“无根”,其实还是有根的,只是因为太微小。 6.(事物形象特征)全诗表现了池萍的哪些特点?诗人对池萍表达了什么情感? (6分)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9分) 巨鱼纵大壑① 钱 起 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 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鳍。 龙摅②回地轴,鲲化想天池。 方快吞舟意,尤殊在藻嬉。 倾危嗟幕燕③,隐晦诮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