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1989

第一部分 考点突破练 小题精炼58货币与赋税制度(含解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百强名校168优化组合卷

日期:2025-10-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369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优化组合,名校,百强,必修,选择性
    小题练58 货币与赋税制度 1.B [货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其形态、标准的变化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的,五铢钱的重量标准长期没有变化是因为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 2.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白银在流通中广泛应用,故B项正确;自由雇佣关系是新的经营方式的主要特征,材料没有体现出自由雇佣关系,故A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白银的广泛应用,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白银的产量,故D项排除。] 3.A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即人民币,A项正确;1949年1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才取得了完全胜利,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排除C项;1948年底解放战争尚未完全胜利,新中国尚未成立,不涉及国家货币制度统一,排除D项。故选A项。] 4.A [根据材料“唐初某税制规定”“若不役,则收其佣,每日三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故选A项。] 5.B [从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时期“摊丁入亩”,体现了清政府取消丁银的趋势,意味着政府对百姓的控制日益减弱,B项正确;摊丁入亩体现了赋役渐趋简化,排除A项;摊丁入亩和资源危机的日益显露无关,排除C项;“摊丁入亩”意味着取消了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B项。] 6.A [据材料“英国人赫德担任晚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任内创建了税收、统计、浚港、检疫等一整套海关管理制度和现代邮政系统”,可知这一邮政系统和海关制度是近代化的体现,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海关具有社会转型的特征,A项正确。] 7.B [根据材料可知,货币的形状与生产、生活用品极其相似,说明货币的演变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故选B项;布币是由古代的农具演变出来的,而非艺术形象,排除A项;货币的演变是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项;布币、刀币、环钱都是青铜币,与铸铁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D项。] 8.C [依据材料,怀特计划的核心是“黄金规则”即“谁有黄金,谁来制定合作规则”,而二战后初期美国拥有世界黄金储备的绝大部分,所以是美国强大的经济金融势力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故选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在美国强大经济金融实力基础之上,而非英国金融霸权的丧失,排除A项;美元世界霸权的建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B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并非其原因,排除D项。] 9.C [剥削分为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两种类型:经济剥削是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超经济剥削是指凭借权力、地位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剥削行为,汉朝人头税是政府以国家权力强制向人们征收的,属于超经济剥削,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秩序是否稳定,排除A项;“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为条件”剥削他人的是经济剥削,非超经济剥削,排除B项;题干时间是汉朝时期,非汉初,排除D项。] 10.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才会出现表格中关税收入增加的现象,故选B项;“飞速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一战后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并不会使关税增长如此之快,排除D项。] 11.B [据材料可知,民间销毁铜钱铸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