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整本书阅读 《红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阅读方法赏读《红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达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目的。 2.研读经典片段,体会、评析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使学生认识到《红岩》这部经典名著强大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树立向革命先辈学习的志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请看一副对联,猜猜是哪位英雄人物 江山万里红梅赞, 姐妹一生壮志歌。 新课导入 这一副对联不但将江姐和主题歌《红梅赞》的名字全部囊括,而且将主人公光照日月、艳比红梅的英雄形象生动展现在两行精美诗句中,江山如画,英雄似歌,他们唱响了最强音,还有许云峰、小萝卜头……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奋斗的意义和价值,于是就有了《红岩》。 罗广斌(1924—1967),四川忠县(今属重庆)人,作家。1948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被国民党逮捕,先后被关押于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后越狱脱险。 杨益言(1925—2017),四川武胜人,作家。早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被国民党逮捕,囚禁于重庆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 作者简介 《红岩》的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在渣滓洞,白公馆中,亲身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狱中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对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他们将狱中斗争经历以报告文学、革命回忆录的形式写出;在此基础上,又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创作出长篇小说《红岩》。罗广斌指出:《红岩》的真正作者其实是牺牲在渣滓洞、白公馆的江竹筠、许晓轩、陈然、刘国鋕……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成了这本书。 写作背景 小说讲述了重庆解放前夕,重庆的地下党人与垂死挣扎的黑暗势力英勇斗争的故事。在黎明前的至暗时刻,共产党人坚持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支持解放战争;组织群众抗丁抗粮,粉碎反动派炸毁城市的图谋。其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是被捕的地下党人在秘密监狱(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一特殊战场中进行的反压迫、争自由的斗争。 主要内容 渣滓洞:位于歌乐山山麓。原本是一个小煤窑,因废渣很多,故称渣滓洞。《红岩》中,被关押在此的有江姐、许云峰(后到白公馆)、刘思扬(后到白公馆)、孙明霞、余新江、丁长发、龙光华、“监狱之花”等人。 白公馆:位于歌乐山山腰,距渣滓洞不远。这里地形隐蔽,原是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后被改为军统本部的看守所。《红岩》中,被关押在此的有成岗、刘思扬、许云峰、华子良、齐晓轩、黄以声、小萝卜头等人。 整体感知 1.请讲述《红岩》的故事硬概 1948年,国民党统治下的重庆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人运动书记许云峰同志命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 江姐受上级派到华山根据地送药品。当她正满怀懂地想象未来的生活时,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华山纵队政委彭松涛被敌人杀害,人头被高挂在城头。她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 甫志高被捕并成了可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刘思扬、江姐等人很快相继被捕。在渣滓洞狱中,江姐受尽了折磨,但她坚强不屈。 (一)整体把握作品 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就是其中之一。郑克昌奉命诱骗刘思扬,在任务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图通过苦肉计刺探获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