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中 学情评估卷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小冀所在的学校开展“探究梨园文化”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任务。 1. 任务一:认识梨园文化(8分) 梨园如繁星散落燕赵大地。春日,暖阳下梨花竞相绽放,它们姿态各异,或半掩娇羞,或肆意舒展,层层簇拥,如云似霞,(zhuāngshì)着大地,构成绝美画卷。田间,梨农们头戴草帽忙碌其间,不停穿梭于梨树间,或抬头精心修剪枯枝,或俯身仔细喷洒农药,豆大的汗珠浸湿衣衫也不曾休息,头发因忙碌而变得(luànpéngpéng)也顾不上整理,虽____却热情不减,满心期待秋日的丰收。 ①“梨园”之名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与戏曲渊源极深。②回溯大唐,戏曲班子被称作“梨园行”之称。③唐玄宗钟情艺术,在专属“梨园”亲授歌舞,凭皇家权威与热忱为戏曲增添活力。④此后,“梨园”被赋予文化使命,成为戏曲界的代称。⑤它承载历代艺人的心血,留下供后人探寻的文化标识。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zhuāngshì) _____ ②(luànpéngpéng) _____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俯身(fǔ) 承载 (zǎi) B.俯身(fú) 承载 (zǎi) C.俯身(fú) 承载 (zài) D.俯身(fǔ) 承载 (zài) (3)在文段横线上填写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1分) (4)小冀阅读第2段,发现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你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2分) 第_____句有语病,修改意见: (5)根据下图,结合“会意”造字法,推测“休”字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填写在横线上。(1分) 2. 任务二:宣传地域文化(6分) 河北梨园历史久远,可追溯至明清时期。那时,燕赵大地上的百姓就开始广泛种植梨树。每至春日,洁白的梨花漫山遍野,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赏景。他们留下了许多诗篇,为梨园文化增添了深厚底蕴。随着时间推移,河北梨园不断发展,如今_____是重要的水果产地,_____是承载着地域文化记忆的独特存在。 (1)请在文段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2)以上是小冀运用 DeepSeek 为宣传河北梨园文化所写的文案,你觉得这段文案怎么样?请简单评价,从语言、内容、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要兼顾优点和缺点。(4分) 第二部分(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默写(共6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6分) 中国之美,美在诗词歌赋,美在家国情怀。风雨人生路,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于是苏轼高唱“①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苏轼更明白,山河无恙,才有万家团圆,于是他在词中借用典故,写下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持节云中,②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家国情怀,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诚如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③_____”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直抒胸臆,表达他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辛弃疾更有着远大的报国理想和坚定的爱民信念,即飞入月宫,砍去枝叶婆娑的桂树,扫清朝廷的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④_____,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范仲淹写下戍边将士“⑤_____,⑥_____” (《渔家傲·秋思》)的卫国志向之词句。 (二)阅读(共19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4~5题。(共6分) 【甲】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乙】对酒 秋 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①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②。 ①勤:多。②碧涛:苌弘忠于祖国,却遭奸臣陷害而死,当时的人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