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3040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1.1《小熊购物(1)》说课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5-11-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17763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北师大,PPT,22张,课件,小熊购物(1),上册
  • cover
(课件网) 义务教育2025秋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熊购物(1)》说课设计 教材分析 目 录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教学理念 教材分析 1 《小熊购物》是本册教材“混合运算”单元的起始课,承担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承上,是引导学生将二年级所学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的知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自然过渡到含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运算中;启下,是为后续学习含有除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以及更复杂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本节课教材以小熊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入,通过“胖胖”买食品的情境,呈现了“饼干每包4元,面包每个3元,糖果每袋5元,蛋糕每个6元”等数学信息。核心问题是引导学生列出如“4×3+6”或“6+4×3”这样的综合算式,并探索其运算顺序。教材的编排意图非常明确: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体会“先乘法,后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记忆规则。 这完全契合了新课标提出的“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的核心素养要求。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的特点是: 已有知识基础: 已经熟练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的加减法,并具备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简单问题的能力。 学习心理特征: 对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有浓厚兴趣,乐于表达,喜欢动手操作和小组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力持久性有限,对纯符号的抽象运算规则可能感到枯燥。 潜在学习困难: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理解并接受“为什么在有乘有加的算式中,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法”。学生受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影响,很容易出现“先加后乘”的错误。 基于以上分析,我的教学将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情境再现、直观操作、合作探究等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两点教学目标: 1: 结合“小熊购物”的具体情境,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先乘法,后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通过画图、摆学具、小组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在混合算式中应被视为一个整体优先计算。 理解并掌握先乘法、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 重点 难点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创设“小熊购物”的连贯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层层设问,启发思考;利用直观图,化解难点。 说教法 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思中悟、在辩中明,成为学习的主人。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每人一份学习单(上面印有购物情境图和一些简单的算式框架)、圆形纸片(代表钱币)等。 饼干每包4元 面包每个3元 糖果每袋5元 蛋糕每个6元 花生每包7元 新课导入 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 探究新知 我买1个蛋糕 和4个面包。 胖胖 饼干每包4元 面包每个3元 糖果每袋5元 蛋糕每个6元 花生每包7元 18元 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小熊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一共要付多少元? 6元 3元 3元 3元 3元 12元 先算出4个面包多少元,再算4个面包和1个蛋糕一共多少元。 用买蛋糕的钱加上买面包的钱 6+3×4 3×4+6 用买面包的钱加上买蛋糕的钱 3×4 6+ +6 3×4 一个蛋糕6元,一个面包3元,小熊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一共要付多少元? 有同学是这样列式的,你看懂了吗? 3×4+6 6+3×4 =12 =18 12 = 18 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