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四中八年级9 月份数学科限时作业 (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 2,5, 7 B.4, 4, 8 C.4, 5, 6 2. 如图, 在△ABC中, BC边上的高为( ) A. CE B. AF C. DB D. AB 3.在下列条件:①∠A+∠B=∠C;②∠A:∠B:∠C=1:2:3;③∠A=∠B=2∠C; 中,能确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 ) A. 7厘米 B. 10厘米 C. 11厘米 D. 10厘米或11厘米 5. 如图, △ABC中, ∠ACB=90°, 沿CD折叠△CBD; 使点B 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 若∠A=21°, 则∠BDC等于( ) A. 42° B. 63° C. 66° D. 76° 6.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 x, 7, 化简|x-5|-2|x-12|的结果是( ) A. - x+19 B. 3x-29 C. - x+7 D. - x-29 7. 如图,已知∠CAE=∠BAD, AC=AD, 增加下列条件: ①AB=AE; ②BC=ED; ③∠C=∠D; ④∠B=∠E. 其中能使△ABC≌△AED 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4个 如图, 在四边形ABCD中, ∠B=∠C=120°, AB=8cm, BC=12cm,CD=16cm, 点P 在线段BC上以4cm/s的速度由点B 向点C运动, 同时点O在线段 CD上由点C向点 D 匀速运动.若△BAP 与△PCQ在某一时刻全等,则点 Q运动速度为( ) A. B. C. 4cm/s或 D. 4cm/s或 9.如图所示的网格是由9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各个顶点均为格点,则∠1-∠2-∠3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5° D. 60° A. 1个 B. 2个 C.3个 D. 4个 10. 如图, 已知,BD为△ABC的角平分线, 且BD=BC, 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 BE=BA.下列结论: ①△ABD≌△EBC; ②∠BCE+∠BCD=180°; ③AD=AE=EC;④AC=2CD. 其中正确的有 ( ) 个. A. 1 B. 2 C. 3 D. 4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β是另一个内角α的 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希望三角形”,其中角α称为“希望角”.如果一个“希望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为54°,那么这个“希望三角形”的“希望角”度数为 . 12. 如图, ∠BAD, ∠BCD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若∠B=5∠D=65°, 则∠P的度数为 . 13. 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a, b, c, 化简:|a+b-q|-|b-c-a|= . 14.如图. 已知△ABC≌△DBE, 若点C, D、E在同一条直线上,且CB⊥BE, ∠ABC=25°, 则∠BDE的度数为 °。 15. 如图, 在△ABC中, F, G分别是AB, AC上的点, △ACF≌△ADF, △ABG≌△AEG, 且DF∥GE,BG、CF交于点H。若∠BAC=35°, 则∠BHC 的度数是 °。 三、简答题(16、17、18、19、20每题6分, 21题10分) 16. 已知a, b, c是△ABC 的三边. (1) 化简|a-b+c|+|a-b-c|; (2)若a和b 满足方程组 且c为偶数,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17.如图, 直线MN∥EF, Rt△ABC的直角顶点C在直线MN上, 顶点B 在直线 EF 上,AB交MN于点D,∠1=50°, ∠2=60°, 求∠A 的度数. 18. 如图, 点D在AC边上, ∠A=∠B, AE=BE, ∠1=∠2. (1) 求证: △AEC≌△BED; (2) 若∠1=45°, 求∠BDE 的度数。 19. 如图, D是△ABC边BC上的一点, (1)求∠B 的度数:请在解答过程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理由或数学式)解:(1)∵∠ADC是△ABD的外角, ∠ADC=70°(已知), ∴∠B+ =∠ADC=70°( ). 又∵∠B=∠BAD(已知), ∴∠B= °.(等量代换) (2)若AD平分∠BAC,求∠C的度数.(请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20.若关于x,y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x,y的值大于0. (1)求a的取值范围; (2)若x,y的值恰好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边的长,且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5,求a的值. 21.如图:在△ABC中, BE、CF 分别是 AC、AB两边上的高。 (1)求证: ∠ABE=∠ACF; (2)当△ABD≌△GCA时, AD 与AG 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12分) 22. 【初步认识】 (1)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