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中位线 【知识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 【知识点2】梯形中位线定理 2 【题型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周长 3 【题型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度数 3 【题型3】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长度 5 【题型4】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面积 6 【知识点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几何语言: 如图,∵点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DE∥BC,DE=BC. 1.(2025 泰安模拟)如图,△ABC中,D、E分别是BC、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BC=6,则DF的长是( ) A.3 B.2 C. D.4 2.(2025 志丹县二模)在△ABC中,D、E分别是BC、AC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AB=8,BC=6,则EF的长为( ) A.1 B.2 C.3 D.4 【知识点2】梯形中位线定理 (1)中位线定义: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3)梯形面积与中位线的关系: 梯形中位线的2倍乘高再除以2就等于梯形的面积,即 梯形的面积=×2×中位线的长×高=中位线的长×高 (4)中位线在关于梯形的各种题型中都是一条得天独厚的辅助线. 1.已知:如图,O为AB中点,BD⊥CD,AC⊥CD,OE⊥CD,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A.CE=ED B.OC=OD C.∠ACO=∠ODB D.OE=CD 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6,则AD+BC的值是( ) A.9 B.10.5 C.12 D.15 【题型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周长 【典型例题】如图:在△ABC中,AB=13,BC=12,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连接DE,CD,如果DE=2.5,那么△ACD的周长是( ) A.15 B.16 C.17 D.18 【举一反三1】如图,△ABC的边AB,BC,CA上的中点分别是D,E,F,且AB=5cm,AC=6cm,则四边形ADEF的周长为( ) A.9cm B.10cm C.11cm D.12cm 【举一反三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若,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 . 【举一反三3】如图, ABCD的周长为36,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CD的中点,BD=12,求△DOE的周长. 【题型2】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度数 【典型例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F是DC的中点,EF交AC于点O.∠DAC=60°,∠ACB=40°,则∠AOE的度数为( ) A.40° B.45° C.50° D.55° 【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AC、BC的中点,若∠CFE=55°,则∠ADE的度数为( ) A.65° B.60° C.55° D.50° 【举一反三2】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C为腰,O为BC的中点,D为AB的中点,∠C=30°,则∠ADO的度数是 . 【举一反三3】已知:如图,在△ABC中,AH⊥BC于点H,点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若∠A的度数是α,则图中度数等于α的角还有 个. 【举一反三4】(1)如图,点E是AD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过点E画EH∥AC,交DC于点H;过点F画FG∥AC,交BC于点G,测量EH、FG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2)连接EF、GH,通过测量∠FEH、∠EHG、∠HGF、∠GFE的度数,判断其中相等的角有哪些,互补的角有哪些. 【题型3】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长度 【典型例题】如图,四边形ABCD中,∠A=90°,AB=12,AD=5,点M、N分别为线段BC、AB上的动点(含端点,但点M不与点B重合),点E、F分别为DM、MN的中点,则EF长度的可能为( ) A.2 B.5 C.7 D.9 【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M为BC的中点,MI∥CA,且MI与∠A的平分线AI相交于点I.若AB=10,AC=16,则MI长度为( ) A.3 B. C.4 D. 【举一反三2】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BC=8,F是线段DE上一点,连接AF,CF,EF=3DF.若∠AFC=9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