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2.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3.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上过战场 传奇军人,杀过狮子 习惯站着写作 十四次脑震荡 两次坠机 身体埋进237块弹片 晚年健康恶化 选择饮弹自尽 瑞典诺贝尔授奖委员会的评价: 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文化常识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八分之七 文学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 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 具体可见 蕴含在前者之中 所谓冰山理论: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四大要素:①简洁的文字;②鲜明的形象; ③丰富的情感;④深刻的思想。 高考题链接 2020年全国卷小说阅读《越野滑雪》 问: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根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效果。 前情回顾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途中,却遭遇了鲨鱼的进攻。 选文情节梳理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是小说的高潮,全书的六分之一.根据搏斗情节,全文划六部分。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第一部分(1--29)老人第一次与一头灰鲭鲨/(尖齿鲨)鲨鱼搏斗(详)及写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30--47)写老人与两条铲鼻鲨/(加拉诺鲨)星鲨的第二次搏斗(详) 第三部分◇48--53与铲鼻鲨的战斗。第三次搏斗(略) 第四部分(54--82)老人与另两条两条铲鼻鲨/(加拉诺鲨)第四次搏斗(详)及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五部分(83-88)与群鲨搏斗。(第五次)(详) 第六部分(89-97)搏斗了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梳理情节: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任务一: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回合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数量 老人作战工具 结局 一条 灰鲭鲨 渔叉、绳子 杀死鲭鲨,大鱼被吃掉四十磅 铲鼻鲨 两条 绑了刀子 的船桨 杀死两条,大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犁头鲨 一条 绑了刀子 的船桨 杀死犁头鲨, 刀子被折断 铲鼻鲨 两条 短棍 两条鲨受重伤,大鱼的半个身子都被咬烂了 群鲨 成群结队 舵柄 大鱼只剩下残骸 情节梳理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填写下表,赏析老人与鲨鱼的搏斗 总结:通过表格梳理,可以看出攻击者的数量在增多,力量在加强,老人的作战工具越来越简陋,大鱼被吃掉的部分越来越多,但是老人做足准备,用尽全力,一战到底。衬托出老人的永不屈服的“硬汉”精神。 任务二: 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硬汉形象的? 心理描写 内心独白的作用 老头儿现在头脑清醒好使,下定决心搏击一番,但却不抱什么希望。真是好景不长啊,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他盯着那条紧逼而来的鲨鱼,顺便朝那条大鱼望了一眼。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尖齿鲨,他想,见鬼去吧。(5) 自信 “想点儿高兴的事儿吧,老家伙,”他说,“你每过一分钟就离家更近一点儿。丢了四十帮鱼肉,你得船走起来能更轻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