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7564

9.1《陈情表 》课件(共3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5次 大小:51874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PPT
  • cover
(课件网) 难点突破 1.断句: 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2.翻译: (1)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君子也。 (2)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 复习检查 1.断句: 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2.翻译: (1)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虑明通而辞不争,君子也。 自身实行仁义而脸上却没有炫耀的神色,思考问题明白通达但在言辞上却不争辩,就是君子了。 (2)所谓贤人者,行中规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 所谓贤人(他们)行为符合规矩法度而不伤害根本,言论上被天下人效法却不伤害自己。 陈 情 表 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宋人赵与时 壹 叁 目 标 贰 翻译句子,识记文言知识,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梳理文章脉络,学习文章言辞恳切委婉、陈情于事的写法,体会文章的语言表达技巧。 品味文章蕴含的真切情感,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孝长思亲的传统美德。 《陈情表》选自《文选》,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齐、梁时七八百年间130位知名作者的七百余篇作品。《文选》是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组织选编的。《昭明文选》将文学作品与经、史、子思想学术类文章分开,确立了文学作品的独立地位。 文章出处 古代文体———表 “表”是古代的一种奏章,多用于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呈表人一般态度诚恳,措辞谦恭,内容读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动之以情”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和用词,如: 开头说 结尾说 中间说 “臣密言”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逮奉圣朝” “猥以微贱”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且臣少仕伪朝”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文章赏析 谁陈情 向谁陈情 为什么陈情 陈的什么情 怎么陈情 谁陈情 李密(224-287),三国晋初犍为武阳(今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东北)人,一名虔,字令伯。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卒于家中。 魏晋李密vs隋唐李密 向谁陈情 【晋武帝,司马炎】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魏篡了汉位,司马氏篡了曹家位。 司马炎靠计谋、杀戮篡夺天下,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 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仕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为什么 陈情 晋武帝(诏)VS李密(辞) 晋武帝: 1.权利得来不光彩,畏惧士大夫的舆论,要安抚旧臣。 2.招揽天下人才以彰显自己的贤君形象。 3.李密名满天下,当时士大夫以瞻马首。 李密: 1.祖母卧病在床,的确无人照料。 2.故国旧臣侍奉新朝,内心不愿。 3.司马炎生性多疑,稍不留神便有杀身之祸。 陈的什么情 怎么陈的情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古代居丧所着的五种丧服,即斩衰(縗cui)、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壹 贰 叁 父丧母嫁 身世苦 第一段陈了什么情? (从文中找一个字) 苦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