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终边相同的角:一般地,所有与角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即任一与角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2.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圆心角为,为圆心角,则扇形的弧长公式为,;扇形的面积公式为,. 4.三角函数及其定义域: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通常记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 5.诱导公式一:,,,其中,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6.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 (2). 7.诱导公式二:;;. 诱导公式三:;;. 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五:;. 诱导公式六:;. 8.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遵循简单化原则,将解析式进行化简,并注意复合函数单调性规律“同增异减”. (2)求形如或(其中)的单调区间时,要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解不等式求解.但如果,那么一定先借助诱导公式将化为正数. (3)已知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然后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解. 9.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对于,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对于,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对于,若为奇函数,则. 10.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一般先通过恒等变换化为或或(为常数,)的形式,再应用公式(正弦、余弦型)或(正切型)求解. 11.三角函数的对称性:函数(为常数,)图象的对称轴一定经过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对称中心的横坐标一定是函数的零点,因此在判断直线或点是不是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时,可通过检验的值进行. 12.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1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 14.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二倍角的正切公式:. 15.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一般地,当动点M的起点位置Q所对应的角为时,对应的函数是,把正弦曲线上的所有点向左(当时)或向右(当时)平移个单位长度,就得到函数的图象. 16.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一般地,函数的周期是,把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当时)或伸长(当时)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就得到的图象. 17.对函数图象的影响:一般地,函数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当时)或缩短(当时)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而得到.从而,函数的值域是,最大值是A,最小值是. 18.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的关系:函数的图象向左(或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的图象;然后把曲线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最后把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这时的曲线就是函数的图象. 1.扇形的弧长及面积公式:设扇形的半径为R,弧长为l,圆心角为,为圆心角,则扇形的弧长公式为,;扇形的面积公式为,. 2.诱导公式一:,,,其中,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诱导公式二:;;. 诱导公式三:;;. 诱导公式四:;;. 诱导公式五:;. 诱导公式六:;. 3.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应遵循简单化原则,将解析式进行化简,并注意复合函数单调性规律“同增异减”. (2)求形如或(其中)的单调区间时,要视“”为一个整体,通过解不等式求解.但如果,那么一定先借助诱导公式将化为正数. (3)已知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参数,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区间,然后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解. 4.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对于,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对于,若为奇函数,则;若为偶函数,则.对于,若为奇函数,则. 5.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求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一般先通过恒等变换化为或或(为常数,)的形式,再应用公式(正弦、余弦型)或(正切型)求解. 6.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