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8344

13一年级心理健康下册《我做小主人》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11-22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29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一年级,心理健康,下册,我做小主人,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13《我做小主人》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 《我做小主人》 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 年级 一年级 单元 版本 北师大版 册别 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围绕“我做小主人” 开展,借助 “天真屋” 板块中生动的卡通图片,展示擦桌子、洗衣服、扫地、招待客人等家务场景,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契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便于他们理解自己作为家庭小主人可承担的事务,助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对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 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家庭走向校园,好奇且模仿力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易被教材图片吸引。渴望认可,做家务可增强自信。但自控力弱,课堂易分心,对责任理解不足,需教师引导明确小主人职责。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图片展示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网络资源、人工智能等)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 评价内容与方式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家庭和学校小主人的角色,培养责任感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1. 课堂表现评价:从参与度、合作能力进行评估。 2.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书面作业与课堂提问判断。 3. 活动体验评价:“说一说”按表达和责任理解分好、较好、一般;“画一画”经互评星级和教师总结点评。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难点 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重点:让学生理解小主人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 学习难点:激发学生主动承担责任的意愿并落实到行动。 依托教材具象化情境(天真屋图片)。2.结合讨论与活动体验(说一说、画一画)激发责任意识。 3.通过家校协同(课后实践任务)将认知转化为行动,采用星级评价与自我奖励强化责任感培养。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教学导入 1. 教师播放动态表情包(妈妈擦汗配文 “腰酸背痛”、爸爸捶背配文 “肩膀好酸”),温柔提问:“宝贝们,看到爸爸妈妈这样辛苦,你们心里会怎么想?” 2. 展示家庭生活场景图(如妈妈做饭、爸爸拖地),引导:“图里的家人在做什么?平时在家,你会像他们一样帮忙吗?快说说你在家的角色~” 3. 总结过渡:“原来大家都想当好家里的小主人,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我做小主人’!” 通过展示与家庭生活紧密相关的图片,迅速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他们熟悉的场景引发兴趣。 二、知识讲解 1. 出示 “天真屋” 图片,逐图引导:“看,这个小朋友在擦桌子,谁来说说擦桌子的步骤?还有这幅图,招待客人要先做什么?” 2. 追问升华:“小朋友们做这些家务,对自己、对爸爸妈妈有什么好处?” 总结:“做家务不仅能帮父母,还能锻炼自己变能干!” 借助“天真屋”的图片,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具体的家务行为,符合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三、互动讨论 1. 分组时明确规则:“4 人一组,围绕‘在家还能做什么’讨论,组长用小卡片记录想法。” 2. 小组分享后,教师补充:“除了大家说的,还可以给家人读故事书、整理鞋柜,这些都是小主人的暖心行动!” 组织分组讨论,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启发。 四、活动体验 活动一 “说一说”: 1. 教师示范:“我知道妈妈每天要买菜、做饭,我能帮择青菜。” 引导学生:“说说爸爸妈妈做的事,再讲讲你能做的家务。” 活动二 “画一画”:设计家务奖状 2. 发放画纸,提示:“回忆今天做的家务,画上你劳动的样子,再写一句奖励自己的话,比如‘整理书包小能手’!”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构图细节。 “说一说”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父母日常付出,培养感恩意识,同时思考自身能承担的家务,强化小主人的责任认知。“画一画”活动让学生通过自我奖励的方式,增强完成家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持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