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79657

23《司马光》课件

日期:2025-09-2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1次 大小:5714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司马光,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司马光 23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2.了解人物。 3.背景资料:司马光、《资治通鉴》等。 4.认写生字。 课文大意   本文写了司马光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伙伴不小心掉进瓮里,被水淹没,其他小伙伴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用石头砸破了瓮,救出了落水的小伙伴的事。 人物简介   司马光,生于1019年,1086年逝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他写了一本了不起的书———《资治通鉴》。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背景资料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背景资料   复姓是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比较常见有司马、上官、欧阳、诸葛、东方、东门、西门、南宫、夏侯等。   历史上姓司马的人还有:司马迁、司马懿、司马昭等。 司马迁写《史记》 文体知识 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语言写的文章。文言文字数少,句子短,大都用单个字表示某种事物,语言简练,概括力强,表达的意思非常丰富,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但不好理解。以前我们学习的都是白话文,和我们的日常口语很相近,便于理解,一听就懂。 背景资料 缸 瓮 请君入瓮、瓮中捉鳖 口小肚大 口大肚小 水缸、鱼缸、浴缸 会认字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jiē qì 司马光 sī 我会认 弃 qì 弃: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扔掉逆产的婴孩。 本义:扔掉;抛弃。 本课指“众儿”都放弃营救落水的小伙伴。 多音字 没 mò méi 东西沉入水中,用手去打捞。 本义:沉入水中。 淹没 沉没 没有 没事 饭都被我吃没了。 会写字 登 跌 司 皆 弃 持 击  ———司”是右上包围,要注意“先外后内”的书写规则。 书写指导 司  ———登”字右上部分的笔顺为:“撇、撇、捺”;横撇、捺要舒展。 书写指导 皆 登  ———皆”字的两个“匕”字,其最后一笔形态不同,写时要注重字的整体和谐之美。 词语听写 司机 登高 跌倒 皆大欢喜 放弃 坚持 打击 学习内容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意思,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第二阶:阅读理解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了解课文大意,会讲故事 一群 游戏 在 庭院 组词法 换词法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游戏。 小孩 理解文言文词语的两种方法 群儿戏于庭, 了解课文大意,会讲故事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登上 脚 跌倒 淹没 组词法 换词法 一个小孩子爬上了水瓮,一不小心跌倒,掉进了水里。 了解课文大意,会讲故事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人 放弃 离去 石头 都 拿 砸 活命 喷出 光:代指司马光,古人常用名代指一个人。 之:是古代常用的代词,可以代指一切事物,这里指瓮。 组词法 换词法 练习讲故事   有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有个小伙伴爬上了装满水的瓷,结果他的脚没站稳,一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瓮中,一下子就被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看出了事,都吓跑了,而司马光却很镇定,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拼尽全身力气向水瓮砸去。水瓮被他砸破了,只听“哗啦”一声,水从砸破的洞口涌了出来,小伙伴终于得救了! 抓住动词 戏 登 跌 弃 持 迸 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