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80788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25张PPT含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10-0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60645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经济,必修,选择性,统编,历史,高二
  • cover
(课件网) 人们在这里重新建造了大自然,……这些梯田正是人类筋肉所能创造的纪念碑。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铁犁冠 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变化 演变趋势: ①材质逐渐由天然材质变为金属材质,越来越坚韧耐用 ②种类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③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 ④效率越来越高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农业工具的变化 贰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一)冶金工具 水排也称水力鼓风机,由东汉时期的南阳太守杜诗创制。这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早在冶铁中利用鼓风技术的标志 。 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二)纺织工具 演变趋势:①逐步替代人体劳动器官的功能 ②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斜织机 教材P21 史料阅读 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披华幕,登神机,乘轻杼,览床帷。动摇多容,俯仰生姿。 ———汉·王逸《机妇赋》 (二)纺织工具 手工业工具的变化 2013年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2号墓 √ 汉朝的东汉王逸《机妇赋》“纤纤静女,经之络之。尔乃窈窕淑媛,美色贞怡,解鸣佩,释罗衣……”歌颂了在提花机上工作的女子的美丽姿态。对“纤纤静女”和“窈窕淑媛”到底是一人还是两人有争论,这一争论的重点是在讨论这个织机是不是需要两人协同工作的提花机。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至少为汉朝纺织水平给出了明确证据。这说明( ) A.历史材料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才能进行事实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D.历史的基本事实需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才有可能逐步弄清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总结古代生产工具的演变趋势 演变趋势: ①材质逐渐由天然材质变为金属材质,越来越坚韧耐用 材质 种类 结构 效率 动力 工艺 功能 ②种类由单一性变为多样性,越来越丰富 ③结构由简单到复杂,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 ④效率越来越高 ⑤动力从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⑥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技术水平越来越高 ⑦功能越来越多样,逐步替代人体劳动器官的功能 合作探究(一) 以唐代曲辕犁和汉代织布机为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材料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孔雀东南飞》 材料二:当人类使用石器从事生产的时候,为了取得食物,猎获野兽,不得不集体协作,因而只能是原始共产主义公社这种生产关系。当使用金属手工工具之时,人们可以单家独户地从事生产,私有制才相应产生。使用粗笨的手工工具 奴隶劳动是可行的和必要的,而使用比较精细的手工工具,则至少必须是封建的生产关系。 ———熊懿求《论生产工具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的主要决定作用》 劳作方式的变化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23【历史纵横】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的主要特点。 劳作方式的变化 观看视频,结合教材P23【历史纵横】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的主要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 ④有一定劳动积极性 ⑤生产规模小 ⑥精耕细作 √ 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获、桔檬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思之窗: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在中国封建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