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8159

2016-2017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安墩中学高一地理必修2教案:1-2《人口的空间变化》(人教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5092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6-2017,教案,人教,人口的空间变化,学年,必修
  • cover
【新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人口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意义。 (2)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能力目标: 利用资料或图表,就具体的世界或地区人口迁移特点分析说明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 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运动与发展的观点,全面认识人口的发展理论,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 点】 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难 点】 正确理解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课前练习 1.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 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这会对人口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提示: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密度上的空间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2.“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揭示出人口的哪些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图片引入: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难民潮,珠江三角 洲的民工潮等 (一) 区分概念: 1、 人口移动和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泛指人口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如旅游、出差、购物等。 人口迁移是人口移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指的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这个概念中包括了三大要素: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时间限度(永久性或长期)。移动距离的长短并不能作为人口迁移的标准!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人口迁移的规模大小(或人口流动的流量大小)(2)人口迁移的方向(或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分布)(3)人口迁移方式(例如自发的,政府组织的,外力强迫等)(4)人口迁移特点形成的原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等)(5)人口迁移的意义(或作用),包括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作用。 2、 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 口迁移 这是人口迁移按是否跨越国界而划分的两种形式。 (1) 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的迁移活动。 跳转到第(二)部分的世界人口迁移在二战前后的不同变化。 (2)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地区向另一地区移居的现象。 跳转到第(三、四)部分的美国的人口迁移和中国的人口迁移。 (二) 国际人口迁移 读图:国际人口 迁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流向(该图可主要分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时期) 问题:分析世界人口迁移的规律,可能影响的因素,带来的影响。(由学生讨论分析) 归纳: 二战前 二战后 迁移特点 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国->未开发国集团性、大批量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多。 迁移原因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主义的扩张。 世界各国生产发展的不平衡 迁移路线 欧洲->美洲非洲->美洲(殖民者掠夺)中、日、印等->东南亚、美洲(帝国主义招工) 发展中国家->北美、西欧外籍工人->西亚南欧->西欧 影响 促进新大陆的开发,种族、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美洲人口剧增,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大批印第安人被杀害。 缓和了迁出国的人口压力,但也造成了人才外流;对移入国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国内人口迁移 1、 美国的 人口迁移 读书上P10 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分析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自1850年以来人口迁移的规律、原因,带来的影响。 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向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人口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由乡村流入城市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 由东北部迁往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