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方案 (2025修订版) 一、指导思想 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习辅导”的总体要求,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发挥情感教育的力量,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长:书记、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 成员:全体行政、年级组长 (二)工作小组 组长:各分管主任 组员:全体教师 三、目标任务 1.高一阶段: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帮助学生对自身进行全面评估,确定自己的不足及今后的努力方向;帮助学生学会制定计划和自主管理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夯实基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重视学生的选课指导,详细了解学生各科目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拟定各学科学习策略、计划; 2.高二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发挥特长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高三阶段: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使学生充满信心和愉悦地面对高考和升学;认真研究学生,了解高考资讯,指导学生确定高考目标和人生发展目标;深入查找不足,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学科指导,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工作内容 1.导师的职责 (1)所有任课教师都是本班学生的导师,任课老师人人都是副班主任,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德育教育,助力学生成长,并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信其师才能亲其道。 (2)导师是所承包学生的第一责任人,并协助班主任对所承包的学生进行安全、学习、卫生及思想道德等的教育,从而实现全员育人的目的。 2.学生成长档案制度 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如常规表现、心理状态、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及导师与学生交流记录、导师负责填写、检查、保存学生成长档案。 3.家访联系制度 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学期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两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密切与家长联系,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方法。 4.师生谈心交流制度 每位导师每两周与责任学生进行一次面谈,并将交流内容写入《全员育人谈话记录表》。学习过程中,学校定期印发《心连心答疑卡》,让学生把学习困惑、需要导师帮助解决的心理等问题填写到答疑卡上。导师在一周内与学生交流,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活动结束后,导师将谈话记录和采取的措施上报级部,级部及时汇总,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出具体有效的措施。 5.班级导师会商制度 班主任担任导师组组长,定期组织本班导师召开碰头会,一起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共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形成高效的育人合力。 五、导师选配 1.符合条件的教师原则上都应担任导师,诸如音体美老师原则上要分配艺术和体育生或者有艺术和体育特长的学生,便于开展思想交流工作,并在级部的指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 2.班主任根据班级的师资、学生情况确定本班级导师的选配,原则上一个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要超过8人; 3.各级部要统筹安排,认真做学生导师的选配、协调和实施工作,一本和二本边缘生要根据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弱课,和导师之间进行合适匹配,能够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六、评价制度 (一)考核内容 1.导师要调查所带学生,为他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情况、思想状态、学业情况、个人特长、努力方向等。 2.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制度。每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